文档介绍:我们身边的系数
(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HDI)
(或称赡养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的状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 -;
-; -; 。“警戒线”。
。
相关链接 http://tieba./p/2051297622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具体来讲,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GNP是与所谓的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
三种算法: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收入法或称分配法。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该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三种计算方法:用支出法核算GDP ;用收入法核算GDP ;用生产法核算GDP
GNP与GDP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不计入美国的GDP中,而计入日本的GDP中。
(一)GDP与GNP的相同点
⒈GDP与GNP作用相同。两者均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当期创造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规模的最重要总量指标。通过计算GDP增长率或GNP增长率,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通过计算人均GDP或人均GNP,可以衡量一及生活水平的高低。⒉GDP与GNP价值构成相同。两者在价值构成上均表现为“增加值”。
GNP与GDP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不计入美国的GDP中,而计入日本的GDP中。
(二)GDP与GNP的不同点
⒈GDP与GNP计算口径不同。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该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该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该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NP。
⒉GDP与GNP侧重点不同。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人文发展指数(H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