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单词cost ,spend ,pay ,take 的用法》微课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7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单词cost ,spend ,pay ,take 的用法》微课课件.ppt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18/5/5 文件大小:3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单词cost ,spend ,pay ,take 的用法》微课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与物理学的相互渗透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常会用到物理学知识来解释化学现象,这就需要化学老师站在跨学科知识的角度,将跨学科知识的理论作对接,从学生的角度利用现有物理知识来思考化学问题,不但扫清思维障碍还可助化学一臂之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应是多途径和多渠道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目前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 9/vie
关键词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物理学相互渗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002-7661(2017)10-0055-02
初中教学中物理学与化学都属于是理科基础学科,它们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简单的说每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总是同时伴随物理变化。如化学反应常伴有物理变化,像体积、压力的变化,以及热效应、光效应的产生等。同时,而�囟取⒀沽Α⑴ǘ鹊谋浠�、光照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也都可能引起化学变化或化学变化的进行。物理学与化学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基础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加体现基础性,他们紧密的联系就表现得更加突出。俗话说“理化不分家”,由此可见,物理与化学的关系之密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常会用到物理学知识来解释化学现象,因而有很多题目需要理化知识的同时运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到既避“题海”之嫌,又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应是多途径和多渠道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目前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学****了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而学生在资料中阅读了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后,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将液态空气倒入烧杯中,用一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木条熄灭了;过一会再把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木条反而燃烧更旺。问:液氮的沸点比液氧(填“高”或“低”)。学生答案有一半答低,剩余有学生说高,还有拿不准,不填。
我也很疑惑,这个在老师们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成了学生的难题。基于沸点以及汽化是物理问题,我请教了物理老师,这是我们探讨的过程:
化学老师(下称“化”):物理上学****了汽化和沸点有什么关系?
物理老师(下称“物”):液体达到沸点就沸腾就汽化
化:那汽化需要提供什么条件,一般怎么操作?
物:我们一般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
化:低温的液体放在空气中是如何汽化的这个问题研究过吗?
物:我们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但既然是低于室温的液体,就与外界环境有温差,有温差就要进行热传递,低温的液体会吸收热量,温度渐渐升高。
化:液体中有液氮、液氧两种液体,那谁吸收的热量更多呢?
物理:那得看比热容。但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又会热传递,温度应该相同。
我在此时恍然:原来液氧和液氮一直处于相同温度下,那就只需要考虑谁的沸点低或高的问题。当两种液体温度从低到高上升,谁的沸点低谁就先汽化成气体。
通过这次谈话,发现学生分别在物理化学的交叉部分出现盲点:(1)空气液化是将空气降温至沸点以下,所以液态空气的温度远低于室温(零下一百多摄氏度)(2)液体沸腾汽化不一定对液体加热,有温差就要进行热传递,所以室温下空气要向低温下的液态空气传递热量。(3)两种物质混合虽然吸收热量不等,但温度相同。最终得出沸点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