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乡土地理作业.ppt

格式:ppt   大小:11,787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土地理作业.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5/5 文件大小:11.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土地理作业.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文化研究
--以朝鲜族地区为例
一、中国的朝鲜民族由来
二、朝鲜族传统服装
三、朝鲜族传统饮食
四、朝鲜族传统运动
五、朝鲜族传统房屋
六、朝鲜族传统舞蹈
七、朝鲜族传统节日
八、朝鲜族传统游戏
主要内容
九、长白山风光欣赏
中国的朝鲜民族由来
历代以来中朝边界百姓们来往频繁,平凡出现朝鲜人民“早晨在中国种田,晚上回家”的现象,19世纪中叶以后,朝鲜半岛北部因年年凶年灾害,战乱等多种原因,有大批朝鲜人陆续迁入中国东北边疆的一些地方定居下来,渐渐地分化成了在中国境内的又一支民族共同体。,吉林,辽宁。
,朝鲜族人民勇于参加东北抗日活动,并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9月3日在吉林省东部成立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中国境内有180多万的朝鲜族人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绝大部分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随着改革开放8成以上朝鲜族开始到沿海城市以及日韩等国务工。虽然仍在东三省保留户口,但是如今三成的朝鲜族人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根据户口所在地),中国朝鲜族总人口为1,923,842人。吉林省的朝鲜族人口最多,人口超过100万,黑龙江和辽宁地区的朝鲜族人口在50~60万,内蒙古、河北、北京、广东等地区的朝鲜族在10万~15万,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朝鲜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而西藏、青海地区的朝鲜族人口不足1000人。
,,%。
朝鲜族通用语言为朝鲜语。朝鲜语属音位文字类型,有40个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传统服装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民族服装的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
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
的古老袍服的特点。
朝鲜族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打糕是把糯米煮熟后捶打而成的。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因此,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每逢年节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
做打糕要经过洗、蒸、打、切四道工序。
,用清水浸泡十几个小时(如果急着做,可用温水浸泡,时间可短些),泡到用手指能把米粒捏碎为止,然后把米捞出来,把水沥干。
,要蒸到软硬合适为止。
,用木槌边打边翻。打的人开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打的饭粒四处飞溅;翻的人要用水沾手并不断擦砧板,否则,打糕就会和砧板粘在一起,翻不动。这种粘糕,要求打得越匀越好,一般打到看不见饭粒为宜。
,用豆沙或者熟豆面等裹上一层就可以吃了。
其他饮食
其他饮食
大米饺子(입쌀밴새)
烤羊腿
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