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颜体书法欣赏
“唐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
“楷书四大家”:
唐朝初期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唐朝后期的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
颜真卿作品
《颜勤礼碑》
颜体特征
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颜体楷书
结构: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如“国”“司”等字;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给人以崇高挺拔之感,如“楚”“岭”等字。
笔画:横画很细,竖画很粗。多数笔画起收要回蜂,而且是圆的,棱角不分明,给人以敦厚、深藏的感觉。多数字的主要一笔下笔很重,沉稳有力。
《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欣赏角度
笔画
结构
章法
笔画:起笔、转折、和收笔有简化倾向,不作停顿和回锋,笔画中部粗于首尾,有力大气沉之势。笔画边缘凹凸不平,显得凝涩而无浮滑之病。许多“飞白”隐隐透露出书写时的悲情和怒气。
结构:结构趋于简化。许多字四面微凸,显得雄浑饱满;少数粗重的字笔画重叠,则显得茂密。
章法:字形大小、字距行距、墨色浅重,均变化无常,涂改、增添之处依然如故,尽显天然本色。全篇前后布局有变化。(前笔画粗重、独立;后草率、迅疾潦草。)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修,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榖。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催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为平原太守,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首举义旗,抗击叛军。他的侄子颜季明,也就是杲卿第三子来往他们之间,传送书信文告。常山被叛贼史思明攻破后,威迫颜杲卿投降,杲卿不屈。叛军又捉来季明,将刀架在季明的脖子上,威胁杲卿降敌,杲卿不答应,于是季明被杀害。不久,杲卿被押至洛阳,惨遭杀害。对这样的忠烈壮举,外戚当政的唐王朝竟无动于衷。三年后,颜真卿在肃宗面前哭诉,才得以旌表,撰写祭文。他饱含着悲壮激越的感情,写下了这篇祭奠亡侄颜季明悼词的草稿。因当时无心标其篇名,后人称它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简称《祭侄文稿》或《祭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