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第四讲:丝织和刺绣.ppt

格式:ppt   大小:4,51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讲:丝织和刺绣.ppt

上传人:68843242 2018/5/8 文件大小:4.4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讲:丝织和刺绣.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讲:丝织与刺绣
绪言
神话传说中的养蚕缫丝、纺织制衣
考古发现的丝织品
文献记载的先秦桑蚕丝织状况
楚国丝织刺绣业的发展
丝织品种类和花色
丝织刺绣工艺发达的原因
丝织刺绣工艺的传承
一、绪言
衣食住行,是文明人基本的生存状态。
衣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或四个方面之首,是因为衣(服饰)最为鲜明地体系出人类的文明程度。所以,衣的原料——纺织品及其花色,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
衣的需要:御寒、护体、遮羞、装饰、标识。
丝织与刺绣,正是文明追求的结果和文明发达的表现。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中国最早出口、最为古代外国人艳羡的就是丝绸,而且可能主要就是楚国的丝绸。春秋战国时代,东起长江中游的楚国腹地、穿过云贵高原、跨越横断山脉、西抵古印度的恒河中游,贯通有一条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约200年的“南方丝绸之路”,学者或称之为“中缅印古道”。楚墓里大量出土的西亚和南亚风格的玻璃珠“蜻蜓眼”,经考证和检验,乃最初来自南亚和西亚,后为楚人仿制,是经“南方丝绸之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公元前320——前315年间任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大臣的憍底利耶,在其所著《政事论》中记述了“中国所出由带捆扎的丝”。古印度、波斯等国称中国为“支那(Cina),其声当源于“荆楚”之“荆”音。梵文“Cina”当本指“中国的丝”,因此也用于指称“中国”。《摩诃婆多那》、《罗摩衍那》、《摩奴法典》等印度古书中,用有许多冠以“Cina”而表示与中国丝相关的词语,如“Cinapatta(意谓成捆的丝)”、“Cinamsuka(丝衣服)”等等。古希腊又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其音即源于“丝(Se)”。现代英语中仍然保留有“Seric(丝绸的、中国的)”一词。亚欧古国是通过丝绸、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楚文化而了解中国的。
二、神话传说中的养蚕缫丝、纺织制衣
《易·系辞下》:“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
《路史·后纪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傫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说文解字·虫部》:“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像虫头形,中像其身蜎蜎。”《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
《华阳国志·蜀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然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二、考古发现的丝织品和纺织器具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发现有苘麻双股线,出土的牙雕盅上刻着4条蚕纹,同时出土有纺车和纺机零件。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了编织的双股经线的罗地葛布,为所见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
郑州青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了粘附在红陶片上的苎麻和***布纹、粘在头盖骨上的丝帛和残片(为所见最早的丝织品),以及10余枚红陶纺轮。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距今约5000年),出土了精致的丝织品残片,丝帛经纬密度各为48/厘米。
蚕纹牙雕盅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纺织、丝织技术就发展很快,水平相当高。南方当是丝织业的发源地兴盛地,北方当初以麻纺、毛纺为主,夏、商时已经重视丝织业。
湖北境内发现有距今约7000年的陶纺轮,而距今约5000年的彩陶纺轮极多,成为屈家岭文化的重要特征。
四、  楚国丝织刺绣业的发展
1、草创阶段(滥觞期)
筚路蓝缕,纺织业、丝织业仅萌芽而已。
2、兴起阶段(茁长期)
《管子·小匡》:“(齐桓公)伐楚,使供丝于周。“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啖以枣脯。”
《左传·成公二年》:“(楚师)侵阳桥(鲁地),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针。织纴,皆百人,公衡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
《史记·楚世家》:“吴之边邑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与楚边邑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攻楚,遂灭钟离、居巢。”成语“卑梁之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