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利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提高高三地理复习课效率
哈密石油高级中学王刚
自从学校大力倡导“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来,本人积极响应,先后经历了简单模仿、不断改革、日趋成熟三个阶段。进入高三地理总复习阶段、需要对高中三年所学地理知识惊醒全面的回顾与整理,以求构建知识框架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复习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若能把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结合平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好“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便能提高复习效率。以下以人教版地理必修①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复习课为例来阐述我教学中掌握学情、预热课堂、学生自学三个环节的具体做法。
一、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学生在复习阶段中的学习,是再现已学知识过程,通过反复学习提高,强化学习经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个专题开展复习教学前,需要深度地了解学生已获得的识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精心布置的预习作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通常地理复习课的预习作业可以有如下三个模块
组成:模块一,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再现;
1、说明下图中各辐射的名称、特点及相互关系。
,完成下列问题。
(1)标注大气运动方向,并说明原因。
(2)若是图中冷热为地球的极地地区和赤道地区,则大气运动方向该如何?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引起区域冷热差异的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
说明:模块一,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两个纲要性读本,回顾所学的核心知识,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图的绘制等。
模块二,地理基本知识运用能力体验;
(1)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火炉一般架在房子中间,空调放在较高的位置。
(3)夏季同纬度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冬季相反。
说明:模块二,根据学生的预习,能尝试着去解决一些较为常见的地理现象,是今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向。
模块三,模糊知识的征集。
经过认真预习后,发现____________等内容掌握不清。
说明:模块三,要求学生找出不易理解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后提问的好习惯,同时能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学习的难点。
结合三个层层递进的学生预习作业的反馈,初步得出了《大气运动》的学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获知识和能力:
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真实、清晰掌握学情,明确学习重、难点的基础上,才清楚课堂上哪些内容当讲,哪些内容不必讲;哪些习题课堂完成,哪些习题课外完成,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开展高效复习。
二、提前进班,预热课堂
课前预热老师一定要勤快,即2分钟前到教室,不耽搁一分钟,早到教室课堂效率可能会高得多。课前2分钟预热完成以下两方面工作:
1、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欣赏与本节学习内容有关一组图片
说明: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