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先学后教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先学后教论文.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4/9/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先学后教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力促历史教学改革
西华县聂堆中学
赵志前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力促历史教学改革
西华县聂堆中学赵志前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全国劳动模范、“乡村教育家”蔡林森先生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对河南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对“先学”环节的理解认识:“先学”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去看书、理解。而是在教师事先给出的“自学指导”下,让学生先明确任务,在一定的时段下自学相关内容,完成相关检测题。对“后教”环节的理解认识: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方法、提升能力的主阵地。“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的教,而是在学生通过先学,就相关问题先让大部分学生谈认识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公布自己的答案和结果,让学生从中寻求最好的方法、思路。多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错,使知识得到细化,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便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该环节教师安全利用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凡是他们能讲明白的观点,教师绝对参与,只做解释、更正。只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当堂训练”环节的认识:该环节是巩固基础,形成能力的主阵地。是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训练题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有一套高质量,有难度的训练题。教师安排好学生的学法指导,做题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限时按时完成,像考试一样真正认真,并要求学生平时训练中一定做到有错必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训练应有的效果。
下面,我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介绍一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
首先,应注重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上课前应精心备课,吃透教材,了解每一位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学生课前应做好身体准备、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健康的身体是做好一切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上课前要注意吃好、喝好、穿好、休息好,不然上课的时候,怎能聚精会神地听课与思考。课前还要指导学生把上课所需的课本、练习册、工具书、作业本、文具等尽可能地准备充分。
其次,就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此,我以学习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八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例,介绍一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议一议:(出示《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出示教学目标
A 了解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B 通过学习东汉末年至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增强对经济中心南移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的认识。
三自学指导一(10分钟)
行业
部门
发展
地位、作用


生产工具
 
 
土地开辟
 
 
  农作物
 
 
 
 
 
 



  丝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纸币
 
 
阅读P42—45,看谁最先完成有关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的表格的填写
四自学指导二(5分钟)
联系初一上册有关内容,阅读课本46页---47页,你能否概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
1 东汉末年——东晋初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人口流动带来生产技术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