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艺术史论
一、浅谈拉斐尔
拉斐尔· 桑西(1483一1502)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画家,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大艺术巨匠。
他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那样含蓄和富于理智,也不同于米开朗琪罗那样雄伟、有力和充满激情。人们总是用“超凡人胜”、“尽善尽美”等词来评价拉斐尔的作品,他的画作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
拉斐尔的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和他的家庭出身、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的。他出生在意大利中部一个小公国的首府乌尔比诺城,父亲是该城公爵府的御用画师。拉斐尔七岁丧母,十一岁时又失去了父亲,由公爵夫人照管。在小贵族的宫廷生活中养成了驯从的性格。以后,他进人乌尔比诺画派画家贝鲁其诺的绘画工厂里学画。贝鲁其诺的抒情画风对他早期的创作有重要的影响。过了几年,拉斐尔又来到佛罗伦萨。这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已经完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也已经矗立在广场上。拉斐尔学习和研究了这些前辈大师的作品,这使他有可能融合各家之长,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拉斐尔一生主张以美的眼光观察世界,他所幻想的这个世界不是神的而是人的世界,他以自己的才华开辟了艺术的新天地。在他的画中很难发现动乱、骚扰、不安、优郁的气氛,生活中的美与诗意尽情地被艺术家收人画幅,而实际的复杂与矛盾都被他轻轻的掠去了。
拉斐尔的一生是很短促的,他逝世时只有37岁。即使这样,他也画了近30幅作品,其中有不少是美术史上的名作。他画的许多圣母像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拉斐尔的圣母像很多,所以,这些圣母像都要冠以种种的名称,如处在花园里的圣母就称《花园里的圣母》,坐在椅子上的则称《椅中圣母》,某公爵收藏的就称《某公爵圣母》,为某个教堂画的就冠以这个教堂的名称,如著名的《西斯廷圣母》。他的圣母像之所以值得重视,主要在于它们已不再是中世纪美术中的那种苍白、枯燥的偶像,而是活生生的、健康、秀丽、温柔、恬静的人间母亲的形象,丝毫没有神秘色彩和禁欲主义成分。就连圣像画中必不可少的光环,也是像蛛网般细微地勾了一圈,人物形象本身所具有的崇高、美丽已经不需要用光芒这种人为的“神圣”的东西作为标志了。拉斐尔诗一般的绘画语言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所确立的艺术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一大标准。
《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后期的作品,是为教皇西斯托斯四世而作的一幅祭坛画,因为画中有西斯托斯,故有人又称此画为《西斯托斯圣母》。在这幅作品中,拉斐尔通过圣母把爱子耶稣贡献给人类的宗教故事,歌颂了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拉斐尔的圣母像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间母亲的形象,另一类以女王式圣母的形象出现。西斯廷圣母则是这两种圣母特征的结合,是画家理想中圣母最完美的形象。构图采用较稳定的金字塔形,刚刚揭开的绿色帷幕,圣洁美丽的圣母双脚赤裸,晶莹的双目注视着苦难的人间,怀中的耶稣瞪着两只眼睛等待圣母给他决断将来。圣母的形象朴实、温厚、端庄,头上没有女神光环,也没有华丽的服饰,一身朴素的衣服,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芒。在画面前面,罗马教皇跪在左边迎接圣母到来,圣女跪在右边,神态秀美典雅,最下端有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天使,这使得本来三角形的构图被打破,又构成了一个环状的形象组合形式。
《椅中圣母》是拉斐尔圣母像作品中成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