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自然灾害怎样影响传染病的方式(DOC 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然灾害怎样影响传染病的方式(DOC 论文).doc

上传人:aidoc6 2018/5/1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然灾害怎样影响传染病的方式(DOC 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然灾害怎样影响传染病的方式
摘要:自然灾害能够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引发传染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灾害,尤其是危害性较大的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一定范围内或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重新面对无序的状态是灾区传染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污染;自然灾害;传染病;
1水源污染
多科,自然灾害,例如洪灾、地震、泥石流、海啸等,都有可能造成饮用水的污染。一方面由于饮用水供应系统中断,原来安全的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人们被迫饮用被污染的地表水甚至雨水饮用。另外一方面,灾害过后,由于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遭到破坏,尤其是水源性灾害过后,污水会将粪便、垃圾等污物冲至生活区域,以及河流、农田等地,扩大病原体的感染范围。因此,灾区容易造成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甚至是霍乱的暴发。现有的研究资料也表明,由于自然灾害导致水源污染后,可以引起霍乱的水型暴发流行。如1991年在我国江苏、安徽两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时,饮用水污染极为严重。灾区饮用水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数皆超过卫生部批准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二级要求的18一1000倍。污染这样严重的水源极易造成霍乱的水型暴发流行。
2食品污染
食品供应短缺是各种灾害发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由于灾害过后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遭到破坏,加上短时间内外部救灾物资无法及时运到,灾区人们为了生存可能会在灾区自行寻找食物充饥,灾区原有粮食或食品被掩埋、浸泡后,极易发生污染和霉变,甚至受到污水污染。另外,灾后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运输等环节都有可能受到灾区条件的限制,无法保证食品的质量,甚至会出现食用变质食品的现象,从而造成食物源性肠道传染病流行。此外,食物短缺会导致灾区百姓身体素质下降,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疾病。
3居住条件改变
灾害过后,人们的居住条件往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由于担心次生灾害的发生,人们会选择露宿,露宿使人们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增加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如疟疾、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简陋的棚屋、帐篷、简易房这些临时住所条件有限,居住密集,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粪便垃圾污染严重,成为发生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流行,如肝炎、红眼病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到冬季,则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严重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唐山地震时,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简易棚屋绵延数十里,最长时间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迁回原居之后,由于大量的房屋被破坏,部分居住拥挤状态仍将持续很长时间。
4人口流动
当灾害发生的时候,人口流动较平时趋于频繁。一方面是灾区的人口外流,将灾区人口大量转移至安全地带,这就有可能将灾区的传染病传播未受灾的临近城镇。但是,当灾区开始重建的时候,人口陆续还乡,又会将各地的地方性传染病带回灾区。此外,灾害发生过后,国家往往调动军队前往救灾,高频度的调动军队以及运送物资,也增加了人员之间的接触机会,为传染病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