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以前的听、说训练不同, 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因此,我将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能说清自己画了什么和作画时的想法、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定为本次口语交际的重难点,设计的交际情景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借助这个情景平台,很快地消除了学生上课前对环境的陌生感和面对镜头的紧张,在自然的氛围中进入说话的情景。
要进行口语交际,首先就要明确要求。但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从模仿老师进行口语交际的。所以,我首先作为这次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合作者,大方地介绍了自己的画,并随机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样就使孩子们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式的口语交际,我紧接着请了一名学生来介绍自己的画,我在一旁给与点拨,让他说得更清楚、完整,又有针对性地帮助全体学生围绕他的介绍进行评价,明确评价标准,为下面四人小组内相互交流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对个别生给与帮助,为他们树立说话的信心。
课堂教学中反映的不足之处是口语交际应当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由浅到深的交际过程,在这一交际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话说得更好、更生动,这一点指导的还不够。此外,在引导学生互相交际时,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主动权应在学生手中,让他们自主
地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即可,不要包办的过多。在以后的口语交际中要扬长避短。
篇二: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如果写仅仅是记录口语交际的过程,我以为没必要,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无太大帮助。因此,我觉得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努力挖掘写作题材,让学生或编故事或写儿歌,既落实了口语交际教学又培养了写话能力,齐头并进,使学生能说会写。那么,该不该要求一年级的学生以音代字,提前写作呢?学生有没有这个能力呢?超高的要求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只要我们适时地加以引导,再通过设计诗歌创作等方式来降低写的难度,那么学生是可以胜任的。
另外,本教案的设计也非常注重单元整合教学。在本节课前学生先学习课文中的诗《画》《四季》,再结合时令引导学生画了一幅秋天的画,然后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