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成员与任务分配)
一、图书管理业务介绍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图书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以便提高管理效率。
二、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可行性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主要目的是利用数据库软件编制一个管理软件,用以实现读者、图书以及借阅等多项管理,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给出一个完整论证。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集中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数据管理新模式。对图书、读者的管理,其实是对图书、读者数据的管理。本系统的建成无疑会为图书管理者对图书的管理提供极大的帮助。本系统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等。做这些工作需对数据库知识有足够认识,并深入的了解Visual Studio 2008的使用和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需要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研、教育等领域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数据库技术则是信息管理与数据处理的先进技术。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作为计算机的三大主要应用(科学计算、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之一的数据处理,已迅速上升为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方面。数据库技术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数据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并且现代的信息管理系统几乎都以数据库技术作为核心。
现在大多数的图书管理方式为手工处理,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出错,新系统的使用能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要看系统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可行性:处理速度快、准确通过权限的设置,数据的安全性好、方便查询、借阅管理等。
(2)经济可行性:系统建设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可缩减人力投入。
(3)运行上可行性:本系统作为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
(4)从各种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可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得到学校工作人员的一致同意。
综上所述通过可行性分析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总体功能需求与关键信息需求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读者信息、图书信息、借书信息以及还书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以下功能:
(1)读者管理:有关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修改以及读者信息的查询和删除。
(2)书籍管理:有关图书基本信息的输入、修改以及图书信息的查询和删除。
(3)借阅管理:有关图书的借阅、归还以及遗失登记和借阅查询等。
系统实现的目标
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设计友好、美观。
(2)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3)信息分类清晰、准确。
(4)强大的查询功能,保证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5)实现对图书借阅和归还过程的全程数据信息跟踪。
(6)具有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系统E-R图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
根据开发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本系统设计了两种用户,分别为系统管理员、读者(学生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