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城市征地拆迁中的沟通问题
吴建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浙江杭州 310024)
【摘要】城市征地拆迁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而提高拆迁工作者的沟通能力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在这里,完善沟通机制;合理运用沟通渠道;改善沟通环境;提高沟通技巧至关重要。
【关键词】征地拆迁;沟通渠道;沟通技巧;城市化
征地拆迁工作因涉及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容易引起矛盾和纠纷。全国各地一桩桩拆迁悲剧的发生,令征地拆迁工作备受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从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新条例力求实现维护公共利益与捍卫私人权益之间的平衡和双赢。而要取得双赢的结果,公平公正的法律固不可少,而征地部门和工作人员与被征收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很多矛盾和纠纷是由于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产生的。因此,实行和谐拆迁并取得双赢的效果,双方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在征地工作中的挂职实践,就征地拆迁过程中沟通的意义、存在的障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等方面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沟通在征地拆迁工作中的意义
沟通是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彼此传达信息、交换意见、消弭冲突,相互协作的互动过程。在城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城市建设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担负征地工作的组织也日趋复杂,这使得无论是征地组织内部,还是征地部门与被征地人之间的沟通协调都显得日益重要。如征地方案的运筹、计划的制定,工作的组织实施,都离不开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征地工作者与被征地人之间的协调沟通。具体地说,沟通在征地拆迁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沟通是征地过程中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需要
沟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交流信息。良好的沟通,尤其是轻松自由、畅通无阻的相互交流,使参与征地的单位和群众能够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和观点,从而使征地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反映出来。如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不同形式进行摸底调查,为征地人、被征地人(或单位)、市民代表、街道社区人员交流意见提供平台,使被征地人、征地工作者获得其所需的信息,避免信息交流堵塞,从而保障各方利益人能充分参与到征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可见,广泛有效的沟通,是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征地工作中落实民生的前提。而且征地之前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将为以后协商谈判、签订协议乃至整个征地拆迁过程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沟通是征地过程中化解矛盾、消弭冲突的需要
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征地拆迁的主体往往是市(县)、区各级政府部门,是代表强势群体一方,相对而言,被征地人往往是普通单位和个人,处于被动弱势的一方。两者地位的不平等往往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冲突的低级形态表现为被拆迁人的消极、不配合,冲突的高级形态表现为对抗、怨恨甚至引起群体性事件。增强征地部门与被征地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理解,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同时,及时公布拆迁信息,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也是落实征地政策,实行公平拆迁、依法拆迁与和谐拆迁的保障。所以,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解决冲突、消弭冲突的最有效措施。
3、沟通是征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