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业绩考核机制
2010年5月
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是业绩考核制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国务院国资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引导中央企业建立科学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前言
正确把握经济增加值的内涵和理念
一
经济增加值是引导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
三
价值管理要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主要内容
经济增加值又叫经济利润,其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大卫·李嘉图的“超额地租”。
在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采用了一个称为“剩余收益”的指标,用于表示在支付了包括资本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要素之后剩下的收益。
经济增加值的提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在《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该文提出了在完善的市场中,在没有公司和个人所得税、没有公司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充分有效运作等假定条件下,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无关、公司的好坏与所有制没有关系的结论。这一结论与流行的观点相悖,故在理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被后人称之为MM理论。
经济增加值的提出
1982年本内特. 思腾思特(t Stewart)将MM理论发展成为评估工具,并定义为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此后他创立了思腾思特公司,并将理论体系付诸于价值管理,并在发展目标设定、战略规划评估、财务计划及核算、投资决策、资源分配、薪酬设计、兼并收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经济增加值已经发展为一个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即6M体系:包括业绩考核(Measurement)、战略管理(Management)、激励制度(Motivation)、文化理念(Mindset)、跨年度计划预算(Multiyear Financial Planning)和市场交流(munication)。
经济增加值的提出
率先在竞争激烈的消费品行业、制造业使用
全世界许多著名企业广泛使用
适用于不同的行业
渗透到石油、电信、电力、航空等运营复杂的资本密集型及垄断性企业
最后进入了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行业
经济增加值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企业经营利润在扣除全部资本成本(包括债权成本和股权成本)之后的余额。企业只有税后利润高于资本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
经济增加值的定义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
税后净营业利润衡量的是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不含利息支出)和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值,反映了公司主业资产的盈利能力。
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