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8/5/29
1
第一节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与指标体系
第二节环境评价和预测
第三节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
第四节环境规划管理方案的生成与决策过程
第五节环境规划管理的实施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2018/5/29
2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
制定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环境目标的确定既要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又要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
第一节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与指标体系
2018/5/29
3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的类型
宏观目标: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
详细目标: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规定的环境目标所作的具体规定。
2018/5/29
4
环境质量目标: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及生态环境目标。
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功能区环境容量的允许限度内,多余的部分即作为削减目标或削减量。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
2018/5/29
5
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如大气污染控制目标是在规划期内要把区域内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包括各项空气质量指标和大气污染治理指标。
生态保护目标:如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规划目标。
环境管理目标: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同时还包括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
2018/5/29
6
短期(年度):准确、定量、具体,体现很强的可操作性。
中期(5-10年):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的目标。
长期(10年以上):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
国家、省、县市各级环境目标。
2018/5/29
7
(二)确定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的原则
要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抓住其自身特征,客观地确定环境目标。
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确定目标应高于人们生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特别是符合要求的饮用水、清洁空气等;确定的目标要高于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保证符合标准的生产用水、空气、生产用地、能源等。
2018/5/29
8
经济水平、环境管理技术、污染防治技术和技术人才、规划区的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公民素质、环境意识等可行。
确定的目标要能分解、能定量化、具体化。
2018/5/29
9
(三)确定环境规划与管理目标的方法
用这种方式确定的目标都有具体的数量,表示环境质量要达到的程度或标准。其优点在于明确而具体,便于管理、监督和实施。在中短期规划中应用较多。
2018/5/29
10
用概要的语言描述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优点在于能在较高视角表达目标,常用于中长期规划的目标确定。
介于定性与定量确定之间的方式,综合定量定性确定的优点,适于一些模糊目标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