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四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
2、商业***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既包括虚假宣传,也包括引人误解的宣传两种类型。
4、侵犯商业秘密行的行为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上述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此外,第三人明知应以上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这样规定,弥补了上述三种情况的不足,有利于全方位地禁止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6、经营者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而销售商品的行为
7、违法规定的有将销售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有将销售,而是通过禁止以下三种形式有奖销售而对这一促销手段进行调整的: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的金额超过5000元。
8、.经营者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
商业诽谤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商业诽谤,是侵害公民或法人名誉权和荣誉权行为的一种商业化表现形式。
9.、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五条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投标招标中常见的两种类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是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压价行为;二是投标者和招标者之间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10、.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
11、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有:
(1)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2)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3)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4)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我国于1993年12月1日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采用了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规定了6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它们分别是仿冒混淆行为、虚假广告宣传行为、商业***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以及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通过这些特别的列举,较为明确地规定了对市场秩序影响特别大的行为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罚的措施,并根据这些行为对社会影响的程度、社会公众对这些行为的容忍程度,适当调整法律制约机制。
一、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属于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使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盗用他人的商业信誉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虚假广告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
1、虚假广告宣传行为的概念
虚假广告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虚假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广告包括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媒体,进行刊播、设置、张贴广告等各种形式。
虚假广告宣传行为往往通过巧妙的措辞暗示,或者故意隐瞒、遗漏一些对消费者进行判断决策至关重要的资料,促使消费者对其所宣传的事实作出错误的理解,从而产生背离其真实状况的市场效果。
2、虚假广告宣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