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骨鱼(黄甲鱼)的营养价值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性质】寒
【五味】甘
【热量】大卡(522千焦)/100克
【功效】清热除火,化痰止咳,通乳生乳,养胃,利尿消肿
蛋白质
黄骨鱼蛋白质含量极高,100g黄骨鱼中蛋白质占有高达,属于高蛋白食物,蛋白质在食用之后会转变为氨基酸,促进自身蛋白的合成,食用有补虚,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脂肪
黄骨鱼中含有少量的脂肪,虽说100g黄骨鱼中脂肪仅仅只有,但是大部分都属于不饱和脂肪酸,DHA在人体中对大脑和视网膜都很重要,十分适合青少年和老年人食用,促进青少年智力发育,改善老年人智力衰退。
钙
黄骨鱼多以煮汤食用,鱼汤中不仅仅会存在大量的蛋白质,同时鱼骨中钙质也很多流向鱼汤,食用可起到补钙之效,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磷
磷也是人体的必不可缺的营养素之一,100g黄骨鱼中含有磷元素504mg,属于高磷食物,食用可补磷,改善血磷浓度,也能促进钙质的吸收,确保身体健康。
维生素E
黄骨鱼是鱼类中少有的含有维生素E的一种,维生素E是人体必须维生素之一,维生素E参与精子的合成,并且对女性卵细胞的发育和排放都有促进作用,因此,黄骨鱼十分适合备孕的年轻男女食用,促进受孕几率。
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食疗:
1、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2、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3、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4、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5、化痰止咳: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
6、其他功效: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黄颡鱼?
肝硬化,痛风,结核病
一、结核病患者服药时要忌吃鱼。
二、出血性患者不宜多吃鱼。
三、痛风患者吃鱼不宜。
四、肝硬化病人应禁食鱼。
食材:黄甲鱼3条,红椒、青椒各1个,蒜一头,姜一块,香菜2棵,香葱2棵,老干妈豆瓣酱1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