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张爱胜 , 李锋瑞 , 康玲芬.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爱胜 , 李锋瑞 , 康玲芬.pdf

上传人:ranfand 2015/6/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爱胜 , 李锋瑞 , 康玲芬.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卷第期
22 4 干旱气象 Vol. 22 NO. 4
2004 年 12 月 ARID METEOROLO GY Dec ,2004
文章编号:1006 - 7639(2004) - 04 - 0082 - 05
西北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
张爱胜,李锋瑞,康玲芬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合理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分析和评价,提出实现该地
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建立节水型社会,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水资源的行
政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指标体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
形成节水型农业种植体系;大力调整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节水型的工业体系。
关键词:西北地区;水资源危机;节水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 P96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资源管理体制,从过度依赖工程建设扩大供给为主
转向制度建设激励节水为主,从单一的硬件建设(如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5 水利设备、基础设施) 为主转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4 2
个省(自治区) ,总面积 303. 9 × 10 km ,占国土总面协调发展,从工程投资优先转向制度建设、公共服
[1 ]
积的 31. 7 %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和务、社会管理,使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在社会的各
原材料供应地,同时又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具体实践中,都以节水作为其
区,其开发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东西经济发展的均社会行动的基本准则之一,形成一种节水型的社会
衡、社会政治的稳定和边疆的巩固。西北地区深居运行机制,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
内陆, 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全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 ] 。
区有四分之三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 250 mm ,塔里 2002 年甘肃省张掖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
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内蒙西部居延海一个“建立节水型社会”试点,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
盆地年平均降水量甚至不足 50 mm。水资源匮乏的节水效益,全市农作物综合灌溉定额已由 2000 年
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的 6 402. 6 m3/ hm2 下降到 2002 年的 5 730. 3 m3/
[2 ]
展的重要因素。 hm2 [13 ] 。梨园河灌区与试点前相比,2002 年实现节
为了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合理开发和利水量达 2 500 万 m3 ,每公顷节水 1 215 m3 ,粮经草的
用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当地政府和人民进行了不懈种植比例由 2000 年的 56 :14 :30 ,调整到 31 :36 :33 。
[3~10 ]
的努力,尝试了各种工程技术措施。20 世纪仅种植结构调整一项灌区净节水量 570 万 m3 ,同时
80 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层面的节水工灌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210 元[14 ] 。这说明
作,但节水工作开展了 20 a ,用水效率低下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