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参赛作品要求
(一)对作品格式的规范
自然科学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及社会调查报告的行文格式应达到A级指标。论文的具体编辑格式如下:
:
标题:主标题一般用三号黑体
正文内各主要部分的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正文内文字使用小四号宋体
摘要:中文摘要用五号楷体(其中“论文摘要”四字用同号黑体并加方括号),英文摘要用小四号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注释、参考文献依次列在篇末,均用五号宋体(其中具有标题性质的“注释”、“参考文献”左边不空格,采用同号黑体加冒号)。
“1 , 2 ……”,二级标题为“, ……”,三级标题用“ ,……”,四级标题用“1)、2)……”。不宜使用四级以上标题。
:字数要求 300~500 字左右,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最终结论,论文的关键词 3~5个;摘要和关键词相距一行,英文摘要可重起一页,或者与中文关键词间相距两行。
,图名放在图下,表名放表上,分章设序号,如式(2-1)(居右),表3-2,图 5-3(宋体,五号,居中),图表与正文间距一行。
,如“文字[1] ”,一般为近年来的新文献,同一本文献不同内容不同页码的引用要分开写参考文献,具体写作要求见模版。另外,引用文献应按顺序标号。
、国内外现状、研究背景,最后部分要表述创新内容与应用性、下一步研究展望。正文最后附页(附录)解说论文所结合的科研课题研究情况。
(二)版面格式
,内容为:作品名称全称;字体为:小五号楷体;居中。
(1)页边距:上::
左:3厘米右::0厘米
(2)页眉:;页脚:。页眉页脚使用默认页边距;页眉下为全长横线。
(3)纸型:A4,纵向;建议单面打印。
(4)全文行间距为22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首行缩进2字符。
位置: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居中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注:专著为[M],报纸为[N], 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
【例】
[1] [美]詹姆斯·W·沃克. 人力资源战略[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24.
[2] 李强. 转型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 中国社会科学,2000(4):20-29.
[3] Whyte, .& L. Parish. 1984,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78-79.
格式同上,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按姓名的拼音排序,英文按姓名的字母排序。
(三)其他问题
其他未列出的问题请参见新闻出版署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四)作品类别
,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申报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对象限本科生,作品分类如下:
(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参赛对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
(3)科技发明制作类。参赛对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分类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A—E类。
(1)FLASH、DV 制作属于科技发明制作B类;建筑学院、土木学院、机电学院的建筑、施工、机械模型制作属于科技发明制作B类;艺术学院创作的艺术教育论文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
(2)雕塑、摄影、书法、美术、绘画作品不属于学术科技创新作品,不予申报。
(3)混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的,混淆科技发明制作A类与B类的,不予申报。
(4)个人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译文等文学体裁作品或作品集,不予申报;
(5)科技发明制作完成立项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