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建海南西环铁路凤三段XHZQ-I标涵洞工程
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2年11月24日发布 2012年11月25日实施
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适用于海西线三亚至凤凰段I标框架桥施工。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跨越道路处采用墩梁式支架,墩梁式支架须满足限界要求,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其它地段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支架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支架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进行等载预压和沉降观测,预压重量不得小于顶板自重的100%,使之能消除非弹性变形。模板底应设预拱度,预拱度按设计设置并在施工中进行调整,确保顶板线型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框架混凝土按底板、边墙和顶板分两次浇筑。
、耐久性、空间几何尺寸的情况下,还要注重其外观质量;混凝土要颜色一致,表面光洁,无裂纹,最终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标准,真正做到内实外美。
施工程序:开挖基坑→施工垫层→基础施工→绑扎底板钢筋→底板浇注→立模、支撑→绑扎边墙钢筋→边墙浇注→立模、绑扎顶板钢筋→浇注顶板→养生→拆模。
临电搭设,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对进场钢管、模板质量进行检查。
根据地质情况,确定相应的开挖坡度,精确放样箱形桥基坑平面尺寸。采用挖掘机开挖,距基底预留20㎝厚底层,人工辅助清基。
基坑坑壁坡度按确保边坡稳定、施工安全的原则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基坑深度要达到设计深度,施工工期较短,基坑底在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湿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层构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可采用下表中的数值。
基坑开挖坡度一览表
坑壁土
坑壁坡度
基坑顶缘无载重
基坑顶缘有静载
基坑顶缘有动载
砂类土
1:1
1:
1:
黏性土、粉土
1:
1:
1:
基坑深度大于5m时,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基坑底部平面底板外侧每边扩大100cm,保证立基础模板有足够的作业面,基坑底预留20㎝厚底层,人工开挖整平。
基坑开挖成型后对基坑平面尺寸、位置、高程、基底承载力等指标经自检及监理检验合格后,即可根据工点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底板下部换填或混凝土垫层施工。
混凝土垫层施工模板使用组合钢模,模板用U型卡连接,钢模背部支撑使用方木、木楔、钢筋和管钢等材料支撑在基坑开挖侧面。
垫层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通过吊车将混凝土送入模内,振动棒振捣密实。根据沉降缝构造要求,垫层混凝土分块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时连续进行, 由于垫层每块混凝土数量不大, 一次性浇筑完成,并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箱身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第二次:浇筑边墙、顶板混凝土。
()
在已打好垫层混凝土的平面上,进行放样,确定好底板边线及沉降缝位置,将已场外加工好的钢筋拉到工地绑扎,然后立模加固,确保沉降缝板不变形。
底板侧面及倒角部分模板均采用竹胶板组拼。
底板浇筑前将侧墙上部竖向主筋提前绑扎预埋好,以便下一步施工侧墙上部时方便施工。底板浇筑时注意沉降缝位置预埋橡胶止水带及相关防水设施。
浇筑底板前将垫层顶面凿毛并冲洗干净。为加强两次浇筑混凝土的连接和保证框架整体防水性能,水平施工缝做成“凹”字形,即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埋入两排10×10cm的方木,待混凝土终凝后取出,并将施工缝凿毛、冲洗干净。
、顶板施工
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搭设支架、立模、绑扎钢筋、一次性浇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
、模板搭设
碗扣式钢管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Φ48×、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底)托、10cm×7cm方木做横向分配梁、2根Φ48×。
模板系统由外模、内模、底模、端模等组成。纵向分配梁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底模板采用竹胶板,后背10cm×
10cm方木,然后直接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