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注塑质量控制技术
一:注塑检测常识的介绍
1、明确一个检查项目是否合格的原则:
2、首检、巡检、成品检介绍:
1首检:
首检目的是使生产出来的零件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防止批量的返工报废;
首检时机是每批生产前,物料更换后,异常处理后(修模、换芯子、顶针、);
送首检注意事项:送首检前车间调机员必须做好自检A、检查产品与名称(车间施工单)与实物(图纸)是否相符,尤其注意需要换芯子的产品,如2053T/R&2286T/R面底盖;2087上下盖&9914H上下盖;8227B普通型外壳&客户专用型外壳;需要堵孔的产品如TRX2806&TRX2807上下盖;这类同一个模具做不同的产品一定要核对图纸。B、带颜色的配套产品,首先核对标准样品,再进行配套检验(不同机台、不同时段)。C、外观无明显注塑缺陷。D、实装实配(尤其是新产品、另外修模、换芯子、顶针产品);
:
巡检目的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异常,防止批量的返工报废;
巡检时机是每隔2小时,对各机台抽检3模;
巡检注意事项从机器、材料、操作员、方法、管理因素入手,找出异常、分析异常、解决异常;
3成品检:
检验时机车间已生产好、放在待检区域成品,操作员通知质检进行检验;
抽样标准MIL-STD-105E 当数量≤5000PCS 水平II 当数量>5000 水平I AQL:M aj.: Min.:;
检查内容包括标签、材质、外观、装配性、包装;
二、注塑件检验标准
1、,在45º至135º方向,两眼距待测物30cm至45cm,正面可见部分停留3至5秒,其它面2至3秒;
产品检验严格度区分:I类产品指的是不须喷漆的小微波、DVR、墙盒面盖、卫星开关胶托、PHLIPS客户天线等室内使用,表面要求高产品;II类产品指的是须喷漆的产品和室内天线产品(胶件相对大、且价格便宜、出口在非洲一些太发达国家)。
同一款产品不同位置严格度区分: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部分。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侧面;
C面:在正常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D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结构件;
4、产品不合格分类:
致命缺陷(Cri.):经验和判定表明,对使用、维护或依赖产品的个人造成危险或不安全的不合格;
重缺陷(Maj.):它不是致命缺陷,但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可能导致单位产品失效或大大降低使用效率的一种不合格;
轻缺陷(Min.):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不可能大大降低产品的使用效率,但对产品有很小影响的一种不合格;
5、注塑件具体产品检验缺陷分类:
:料用错、含杂料、未经确认大比例使用水口料…重缺陷;
:
出现在I类产品B面、C面以及II类产品,A、B面、C面不明显的刮花、缩水、料流纹、色差、顶白…轻缺陷
出现在I类产品A面比较明显刮花、缩水、料流纹、色差、顶白和影响装配的熔接纹、料头…重缺陷
(装配性)导致产品不能与相配零件组装,影响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