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宿豫实验高级中学“三风一训”解读.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宿豫实验高级中学“三风一训”解读.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6/2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宿豫实验高级中学“三风一训”解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宿豫实验高级中学“三风一训”解读
【校训】立德求真
立德:语出《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意为具有完备的道德人格,也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含义。尚德才能尚国,立德方能立人,我校办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治校之立德,在于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师之立德,在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之立德,在于爱国爱校,成才***。
求真:是指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诚实守信、求真务实。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到。师生共同求真知,说真话,力求真才实学,不弄虚作假。
【校风】厚德创新和谐进取
厚德:语出《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原意指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载育万物、生长万物,做人处事心胸开阔、立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此处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创新:出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易经》“日新为之盛德”。指就是要天天学****更新知识、开拓创新。作为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超越,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都是在我们创新的过程中诞生的。而学生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那种老的死读书,读死书的阶段,自主、合作、探究是我们新时代学生必须具备的,而这一切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
和谐: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和谐产生美。和谐的教育既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进取:意为努力上进,有所作为与成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新时代所赋予教育的特殊使命。学校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进取进取意味着超越平庸,进取才能获得事业的辉煌。
【教风】进德修业乐教求新
进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为大德之人讲****的道理,其首要任务在于“明德”。对于实验高中的教师要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高尚的道德操守,真正做到德高为范。“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人立于天地之间,必须德才兼备。
修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思想和精神的传递者。“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如果我知道的东西比我教给学生的东西多二十倍,那么我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语言就不知不觉地是针对学生而产生的……”
当今教学改革提倡开放型教学,学生思维活跃,见识广博,教师要根据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