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实践论学习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践论学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8/6/23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践论学习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实践论》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遵照处理论学****的计划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共同学****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实践论》。鉴于本人水平有限和这篇文章的特点,下面的内容可能会一有些枯燥,请大家多包涵,不足之处请见谅,就当我这是在抛砖引玉吧!
《实践论》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在延安写的,是根据中国历史和革命战争的具体材料创造性地解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的典范,是毛泽东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的结晶。虽然它产生于七十多年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仍然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一是分析《实践论》的写作背景;二是《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三是《实践论》的当代价值。
一、《实践论》的写作的背景
《实践论》作为是一篇优秀的哲学论著,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时代特点。
通过阅读《苦难辉煌》这本书,使我们党自诞生到1937年之前的这段历史有了一次全面系统的了解。我们认识到党在这之前走过了一段传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在这个路程中,有其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有其在1924年(大革命的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两次惨痛的失败。分析这两次失败的原因,虽然主要是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造成的,但外部反动势力对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打击是通过党内路线错误而得手的。其中以王明为代表的
右倾投降主义使大革命归于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右相继出现了以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一切几乎把党引向毁灭的边缘,死亡的境地。毛泽东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分歧由来已久。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但它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举行的,只能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中央领导机构问题作了变动,其他问题还来不及解决。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一次政治局会议谈到博古时说:“遵义会议纠正了他的错误,然而没有指出宗派主义、冒险主义,这个问题是路线上的错误。”可见,全党需要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1937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面对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
《实践论》就是在这种的的背景下,应时代的召唤和革命现实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实践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
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在文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文中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特别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