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doc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5/6/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业
          
    一、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
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育,是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总体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订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二、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
   答:《规划纲要》提出20字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核心。这20字工作方针具体是指“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学校的最终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一,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学校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听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听从党的教育,积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二,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我们老师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第三,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教育创新是从学,学习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学习文化科学,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位。有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就敢于创新。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学生一直学习、终身学习,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就要做到师生人人都能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第四,促进公平是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我能做到的是对全体学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