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城记读书笔记.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记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2/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记读书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院人人邮箱jianyuanRR@ 正式开通啦!
欢迎大家来稿,详情见:http://blog./blog/338406525/706710659?frommyblog
写在前面的:
1这几天到处都借不到这本书,不知道是它本身太受欢迎还是我也起到了一些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是的话,我得小小的得意一下~
不过图书馆大爷说,最近图书馆有“藏书”的现象,即有同学将书不放在原本位置,而是放在只有自己找得到的地方,这是十分自私的让人愤慨的行为!读书是致知之道,但更是修身之道,如果还要“藏书”,那岂不是越读越回去了?
2这本书我是从A72读书小组那看到的,当时就觉得这活动特好——这才是建院学术的生命力呀!我觉得现在多少有点“讳言学术”的意
思,至少在8字班有点,但是我们现在才懂得多少呀,敝帚自珍有用吗?惟有交流才能彼此促进,记住,牛人都是成批出现的!
言归正传,当我终于找到一本《城记》,怀着激动的心情捧读,却越发觉得它的厚重,因为读着读着,我听到的读到的看到的触到的所有关于北京的东西都被调动,然后搅和在一起:历史书上的北京城、我讨厌的非人尺度和交通、吴良镛先生的菊儿胡同、北京同学对自家拆迁的诉说、人们歌颂和生存的城市、老朱笔下的北京幻景……一句话,读了这本书,让我发现我对北京如此亲切,又如此陌生。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2000年前后,主题是北京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这个万金油的词真好用)。由于这本书的信息量庞大,可以讨论的东西太多,于是将我的感想分开来写了
。除了以上两点外我也无法进一步概括,因为有些厚重的东西是分解不了的。
一、拆与保
这一章里阐述了对待旧城的拆除与保护上各方的不同态度。其中我觉得很有意义的是冯骥才先生的保护言论,他说我们需要保护的不止是文物,还有文化,而文化蕴含在胡同和四合院里,如果没有了胡同和四合院所包含的文化,那么即使天坛、故宫这样的文物保留下来了,也会失去光彩。这样的一个文学家的想法却和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中所描述的城市模型不谋而合:罗西用母体(matrix)和标志来说明我们城市的结构。
如果我们认同他们两位的理论,那么结论就很明显了:北京城该进行的是旧城的整体保护。
刘太格先生说:“你们有没有决心?珍不珍惜这些遗产?找得到钱找不到钱?”
张开济先生说:“要控制高楼,高楼就代表现代化?太幼稚了!”
杨经文先生说:“最好的生态建筑是无需设备即可保证舒适度的,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