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552-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格式:ppt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52-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上传人:紫岑旖旎 2012/10/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52-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进课堂做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杨玉东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mathedu@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
引言:学与教的水平演变
课改推进了这么多年:
教师们观课的视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成就到底提高在哪里?
引言:从本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思考
数学/科学是什么?
教师要让学生学怎样的数学/科学?
分数多边形
为何是“课例”?
似乎很熟悉、却也挺陌生
我们有认识、但可能模糊
或许很常见,偏偏视而不见
什么是课例?
课例(报告)有哪些要素?
课例(报告)有哪些类型?
好的课例(报告)有何特征?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有何特征?
课例研究的价值在哪里?
内容概览
课例与教案/课堂实录有何差别?
课例与案例有何关系?
案例(法学、医学都有)
教育案例
(如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
课堂教学案例(专称为课例)
1. 什么是课例?
“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课堂教学背后进行研究的故事”)。
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
具有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
2. 课例(报告)有哪些要素?
背景与主题
情境与描述
问题与讨论
诠释与研究
常见问题、困扰难点、核心理念
环绕主题、裁减情节、引人入胜
提出问题、引发讨论、放飞思维
理性解读、提炼观点、超越经验
如何用四个要素作为梳理课堂教学改进实例的框架?
3. 课例(报告)有哪些类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
问题呈现型
经验分享型
理论验证型
知识产生型
偏重于尝试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逐步导向深入研究,容易唤起他人深思和反省行动,课例本身甚至提出了新的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