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小麦安全生产技术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麦安全生产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565369829 2018/7/1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麦安全生产技术规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CS
DB3707/T
潍坊市农业标准规范
DB 3707/T××—2015
小麦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2015- 05 -13发布
2015 -06-12实施
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潍坊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高密市农业局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人:李付军、刘锋、王民庆、张颖鑫、刘志国、吴红、姜官恒、楚伟、张连晓、王炳太
小麦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范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安全生产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和各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潍坊市小麦的安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
GB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
NY 5332 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农药残留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有害物质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危害分析
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评估。
溯源体系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有害生物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IPM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4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保留小麦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必要的记录应保留2年或更长时间。
5 质量要求
感观要求
小麦籽粒水分≦%、不完善粒≦10%、杂质≦%,色泽、气味正常。
质量安全标准
符合我国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见附录A)。
6 基地选择与管理
基地选择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20hm2以上。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年~3年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
基地档案
每个小麦生产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7 整地施肥浇水
土壤耕翻
机械深耕25cm以上,深耕细耙达到上虚下实,地平埂直,无坷垃,无草根。
基肥
基肥质量符合NY/T 496的要求。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kg~2000kg,化肥折纯氮12kg~15kg,磷(P2O5)12kg~15kg,钾(K2O)9kg~12kg。上述总施肥量中,有机肥、钾肥、磷肥、50%氮肥,均作为基肥施用。基肥于耕前均匀撒施于地面,然后耕翻于地下。
禁止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等。
灌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