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高考制度的异同看中美两国教育观
朱梅芳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教育观作为东西文化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含义丰富,差异巨大。本文以高考制度的不同特点为例,从科目设置,实施方式,录取标准三方面进行不同的教育观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因不同教育观而产生的巨大差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对不同的教育观作出判断和取舍,科学地借鉴美高考国制度中的优点,并针对当前中国高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考制度教育观比较
美国的高考制度以以多元化而著称———形式多元的考试方式、丰富多彩的考试内容、灵活多样的评分方式、多元化设置的考试科目等,使得中学的课程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的选择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创造型人才。由此可见,美国多元化高考制度的精髓将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鉴,成为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很好的参考。
中澳两国高考制度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科目的设置、考试实施方式、录取标准三个方面。本文就从中美高考制度的不同比较研究两国教育观,科学地借鉴美国高考制度的优点,以推进和完善我国的高考制度。
(一)科目设置
1999年我国教育部推出“3+x”高考改革方案以来,至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同时实行着几种不同模式的“3+x”方案:“3”指语数外三科:“x”指理化生、政史地,具体“x”考试科目由各省属教育部门规定,考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决定在何省参加考试。
在美国,高考即全美统一的学业能力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SA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委托教育测试服务(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定期举办的世界性测验,包括SATT和ISATII。SATI主要测验考生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3科,每科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它是通用考试一推理测验(Reasoning Test);SATII是单科考试一专项测验(Subject Tests),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包括汉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及申请大学的要求,至少选考1科。SAT每年举行7次(海外5次),参加考试的次数不限,其考试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的关系,查考学生的不光逻辑、分析、推理能力,更考察他们的创造、表达、求异思维等多方向的能力,对学生将来学习潜能进行考查通常学生自高二开始即可参加SAT,取最高一次成绩寄给申请院校。美国学生可凭SAT成绩申请美国顶尖大学,同时也是大学发放奖学金的主要依据之一。
通过比较可见,中美两国在科目设置的改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是在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上,中国的高考属选拔性质,其考试的目的主要侧重于筛选符合入大学学习的考生,而全美统一的SAT和ACT则属于升学适应性测验的性质,其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二是在命题范围上,中国高考的内容只覆盖了高中阶段的主要文化课,而全美统一的SAT考试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的关系:三是在考试的要求上,中国考生只有选择考文利一或理科的权利,而全美统一的SAT和ACT规定了必考及选考科目。
(二)实施方式
我国高考施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其始于1952年,每年举行一次(各别省改革后试点每年进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