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7
文档名称: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知识点 答题模板) 图文.ppt

格式:ppt   大小:8,592KB   页数:1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知识点 答题模板) 图文.ppt

上传人:cai.li.bin 2018/7/2 文件大小:8.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知识点 答题模板) 图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泡沫条、小树模型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听说你们班的同学思维非常敏捷,反应特别快。是这样吗?(是)我们玩个游戏,来考察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怎么样?第一组的同学请上来站成一排,同学之间留点空隙便于活动。用一只手指着你的鼻子,听老师的口令,把手指到相应的位置。好,开始。好玩吗?同学们的反应是够快的。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训练同学们的反应能力,,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叫“间隔”(板书:间隔)。我们数一数5个同学中有几个间隔?(5个间隔)。也可以这样说:间隔数是5。如果我也参加这个游戏,间隔数是几?9个人参加间隔数是几?100个同学呢?你怎么想的?的确名不虚传,能从简单的问题中发现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还有没有更精彩的表现?(有)那就在这节课上展示出来吧。好,我们来上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
师: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
生:自由回答感受
师: 森林不仅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能有效地保持水土和防止土地沙漠化,保护生态平衡。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要多进行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你知道吗,植树中还存在奇妙的数学知识呢。想不想探究植树中的数学奥秘?(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师: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要评选保护地球先锋小卫士。我们学校想让同学们参加评选,组织多种环保活动。现在正举行植树活动。我们来看看吧。(不要读题)
课件:(第一条小路,第二条小路,第三条小路。)
师: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全长都是100米,每隔5米植一棵。(板书:全长100、间距5)
师:每隔5米植一棵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 那你认为各植几棵树?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生:100/5=20(棵)
师:你认为三个小队植的棵树同样多吗?为什么?
生:同样多。因为小路一样长的,都是每隔5米植一棵。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路的长短和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一样。棵数也会一样。
师:支持他的观点,请举手。还有不同意的。你来说。
生:不同样多。因为我发现第一条小路两端什么都没有,两端都能植树;第二条小路一端有房子,所以只有一端能植树;第三条小路两端都有房子,两端都不能植树。
师:你观察的非常仔细,表达也很清楚。你发现三条小路的植树情况(板书)不同,认为棵数也会不同。与这个同学统一战线的请举手。
师:现在是双方对峙,各持己见。究竟谁的观点正确?要用事实验证以后,才能得出科学的知识结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师:你们打算怎样研究植树问题中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选择一条100米的小路亲自去种一种,行吗?
生:不行,太麻烦了,很浪费时间。
师:老师有一个高招,想不想听?化归思想(板书)意思就是当你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找出其中的规律,再应用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现在你想到好办法了吗?
生:我们可以选择小一点的数来试一试,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师:你领会的又快又好,这个办法不错。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可以画线段图,选择小一点的数来画一画,看看在全长、间距与棵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的思维也敏捷,这是个好办法。谁还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