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促织课件1.ppt

格式:ppt   大小:656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促织课件1.ppt

上传人:85872037 2018/7/4 文件大小:6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促织课件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促织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
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介绍
“聊斋”作者的书斋名
“志异”记述花妖狐鬼及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萃一生心血而成。《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多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郭沫若题联   (话聊斋)写人写鬼,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迂讷裨益
爇香翕辟
掭不啻
抢呼欲绝惙然
蹄躈龁
觇视俾入邑庠
nè
bì
ruò

tiàn
chì
qiāng
chuò
qiào
hé
chān
bǐ xiáng
情节线索:促织(虫)
第一段征虫
第二段觅虫
第三段求虫
第四段得虫
第五段失虫
第六段化虫
第七段斗虫
第八段献虫
第九段作者假异史氏之口,对成名的结局发表议论
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宫中爱玩蟋蟀而流毒遍及民间。交代了故事背景。
第二部分(第2段),故事的开端:写成名被官府逼迫,为捕捉促织受尽种种苦难。
第三部分(第3/4段),故事的发展: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
第四部分(第5/7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得虫、失虫和再得异虫(成子化虫),小虫在搏斗中大获全胜,
第五部分(第8段),故事的结局:成名因祸得福。大小官员均受促织恩荫。
第六部分(第9段),作者的评语。
“异史氏曰”一段议论文字,这是蒲松龄对故事所作的评论,借此表明自己对所记之人和事的态度,使作品的主题更鲜明、突出。
作者在具体细致陈述了故事始末之后,作了深刻的思考,把这件事情放在整个社会现实背景上来分析它产生的根源和危害,指出,上自“天子”,下到贪虐的官吏,一整套封建官僚机构,是酿成民众悲剧的祸根。“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作者为民请命、借古讽今,应予肯定。可是作者用“善恶有报”的宿命观点来解释成名的一贫一富,明显属于宣扬封建迷信,客观上只能起麻痹被压迫群众的反抗斗争的消极作用,应予否定。
篇末评论
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
围绕主线,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
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巫婆指点,成名得虫.
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成家陷入绝境.
第三次:成子起死为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福.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