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失误)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结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纠左、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探索时期------探索与失误(56-66)
(四)十年探索时期的发展趋势:
前期与后期发展较好,中期失误较多
主要成就:
爷爷话过去3
文革后期,大家曾开玩笑说:总理总心细,也能搞经济;小平胆不小,经济复苏了!不过再说句反动话,那十年我们国家落伍了,连小日本都不如了。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
三、文革十年----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67、68年)
(1973年)
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5年)
邓小平全面整顿
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复苏)
(回升)
三、文革十年----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
: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股票
二、经济体制改革
: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何改革?改什么?改成什么样?如何改?
1978年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农村→城市)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A农业的重要性(无农不稳)
B农村生产力受到束缚
措施
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小岗村的做法,在当时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既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宪法上有人民公社;又不符合党的决议,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
效果如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