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采购部流程及职责.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采购部流程及职责.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8/7/16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采购部流程及职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采购流程
第一章采购工作的任务范围
一、目的
明确采购范围,合理分配采购职责
二、适用范围
采购部所有人员
三、内容
凡用公司经费购买,用于公司经营管理的物资购进一律纳入物资采购系统实施采购,具体范围是:
(一)公司行政及生产管理各环节所需的办公用品、印刷品等;
(二)生产、储备等环节所用的小型工器具;
(三)企业宣传、市场开拓所用的广告品;
(四)生产加工清洁所用的燃料、洗涤等低值易耗品;
(五)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辅料等;
(六)所有塑料、纸类等包装物品;
(七)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所用的五金配件、电动工具、润滑密封等物品;
(八)零星维修建材、劳保及卫生清洁用品。
第二章职责
一、目的
明确职责划分,提高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
采购部所有人员
三、内容
物资采购经理职责:
(一)对公司总经理负责,落实总经理交办的各项供应保障工作;
(二)根据资金限额制定实施采购计划,保证及时、足量、优质、廉价供应到位;
(三)根据择商标准选择合格供应商,提出供应商关系维护政策、建立供应商档案,做好供应商控制和进行适期综合评定;
(四)会同相关部门做好重要物资的对比工作,认真保管、履行供货合同;
(五)严格执行事业部物资采购管理规定,对本采购部人员进行管理、考核、培训、指导、奖惩,做到工作日清日结;
(六)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价格动向,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指导监督采购程序及票据传递,及时准确的报账、结账,确保帐物日清日结;
(八)做好费用控制,签字确认采购费用开支及相关票据;
(九)与生产、技术、销售、库房等各相关部门协调、协作,确保供应链的畅通;
(十)对使用中有问题的物资,及时处理,做好供应物资的跟踪服务。
第三章物资材料采购管理
一、目的
确保物质材料采购管理工作做到规范管理
二、适用范围
生产系统
三、内容
(一)采购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最优惠的价格,采购到最优质的产品,及时足量做好物资保障供应。
(二)采购原则
1、质优价廉,在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2、采购到源头,服务到终端。
(三)采购工作的基本策略
1、坚持招标采购,货比三家享受最大优惠;
2、坚持资本运作,以先销后购、先用后支、试用等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流动资金使用量;
3、坚持计划采购,凡采购一切货物均纳入计划管理。
(四)有计划合理采购:
1、严格审查需求计划,拒收签字手续不齐全的需求单。
2、严格按照需求单采购,杜绝无计划或非合理计划采购。
3、对于应急性、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物资,可实行先购买后补计划的方式,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五)合理控制价格:
1、采购人员要勤于学****了解或熟悉所购物资的性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采购。
2、健全物资供应网络,在保证供应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价格。
3、采购人员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所采购物资或与之相关的物资政策、信息、行情的变化,以便制定合理的采购价格,同时准确地掌握预期价格。
4、准确地预测行情及价格变化,做到低储高减,以有效地降低价格,减少成本。
5、时时做到“同种价格比质量,同种质量比价格,同质同价比服务”。
6、坚持物资多家选优的采购办法。
(六)严格保证质量:
1、与供应商家提前商定或约定完善的质量保证协议,实行质保金抵押或制定保修期、质保期的办法,以保证采购物资质量,以及能够及时更换,避免损失。
2、实行责任到人、质量到人的质量跟踪追究制度,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和采购人员进行处罚,以加强质量意识。
(七)建立应急备件储备制度:
积极和生产部门结合,主动做好购买计划,储备一些易损配件,做到未雨绸缪,减少应急性,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八)责任追究制度:
1、采购工作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凡因采购员责任心不强或不负责任造成的经济损失全部由采购人员承担。
2、凡因库管及使用单位发现质次价高的物品,采购人员应无条件退换,否则,对采购员严肃处理,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3、不吃请,不请吃,不索贿,不受贿。凡采购人员吃请受贿,或与客户沟通坑蒙公司,从严从重处罚,并予以辞退;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九)采购种类
A、原辅材料
B、包装材料
C、化学品类
D、设备五金建材类
E、动力能源类
F、日用品及劳保品类
G、其他类
第四章物资材料采购标准
一、目的
规范物质材料采购标准,采购工作做到规范管理
二、适用范围
生产系统
三、内容
①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具有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证明;
②必须有产品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
③符合申购方的使用要求;
④结合使用单位检验验收。
第五章物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