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文档名称:

03教育信息化.ppt

格式:ppt   大小:853KB   页数: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3教育信息化.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18/7/21 文件大小:8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3教育信息化.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信息化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李顺
1
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的源起
二、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三、教育信息化的要素
2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信息化的源起
3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祝智庭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黄荣怀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二、教育信息化定义
4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
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桑新民
5
三、教育信息化六要素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设、地区性城域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和校园网建设)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教育信息产业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
6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始建于1994年,是我国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它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校承担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全国最大的公益性计算机互联网络。在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国家级公益性计算机互联网。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7
——校校通建设——
1、校校通的源起
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在本次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8
2、校校通的层次
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计算机直接上网;
山区、偏远地区可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和下载信息;
上述两种方式目前仍无法实现的,则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光盘或VCD教学片、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
9
3、校校通的发展目标
“校校通”不等同于“校校网”,“校校通”的目标并不是要每所学校都建起庞大的校园网,而是让90%以上的中小学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用经济的成本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建设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等,从而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变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