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毕业论文
武汉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连锁经销体系的兴起、食品流通形态的变革、专业分工细化和低温食品的逐渐普及与成熟以及政府和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近年来,冷链物流急骤升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央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冷库建设和现代冷链服务业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冷链物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武汉虽然处于中部核心位置,但是全局上来看,仍然处于偏内陆、偏西部地区,较之东部沿海地区非常闭塞,国内外交流也不是很多,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是个不小的障碍,同时普通商家及客户对冷链物流的较低认知水平以及大量人才的“东南飞”现象,都制约了冷链物流的发展。但那么面对当前国内冷链物流的大好发展机遇,武汉如何把握机遇,促进城市的冷链物流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一背景,根据对武汉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通过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分析、实例调研和SWOT分析等方法,从政府扶持、创新模式、信息和技术应用以及人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武汉冷链物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冷库对策
目录
绪论 3
第一章 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分析 8
第一节 冷链物流理论基础 8
第二节 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2
第三节 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19
第二章 武汉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6
第一节 武汉冷链物流发展历史回顾 26
第二节 武汉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6
第三节 武汉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 30
第三章 武汉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33
第一节 武汉冷链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33
第二节 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 35
第三节 积极创新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38
第四节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44
第五节 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建设 46
结论 47
参考文献 48
绪论
研究背景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现代物流理论以来,企业、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现代物流在节约企业成本、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利润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中所蕴藏的巨大潜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传统物流理论的研究逐渐成熟,然而,冷链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对食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国民的饮食习惯正在发生变化。同时,政府和消费者也越来越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冷链和冷链物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食品消费市场增长势头稳健。从2000到2007年,%,%为食品消费(见图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8
图 1:中国城市家庭易腐食品年人均消费性支出(2002年至2007年)
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富裕程度的增加,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断进步,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从温饱型向营养调剂型转变,使得他们花更多的钱在动物蛋白、奶制品、还有方便食品,包括冷冻食品上。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花在厨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冷冻、冷藏食品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据统计,中国人均年冷冻食品消费在2008年达到了
,较2002年上升了70% 《潜力无限的中国冷链物流市场》,仲量联行报告,2009年9月23日。
。
此外,最近若干年中国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也于2009年得以正式颁布并执行。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与食品相关的冷链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的配套支持措施也在不断建立。展望未来,中国的冷链产业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这主要来自如下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今后的15年,中国将有3亿人继续实现城镇化,而城市人口易腐食品的销量远远大于农村;二是土地资源与人口增加的现状。中的一半,而每年中国的易腐食品耗损量达到了30%。采用冷链可以降低耗损,是一种节约土地资源的有效方法;三是现代零售业需要冷链物流作为保障。中国现代零售业的年均增长额为44%,以此类推,现代零售业在2025年将占到整个零售业的一半。超市要想做到生鲜食品的保质保量,必须要有冷链的保证。
因此,不论是从满足国民日益增加的农副生鲜食品消费需求,还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以及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促进农副食品工业的发展等各方面来看,规划建设合理而高效的冷链物流系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冷链物流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于供应链角度,Alan McKinnon在《Analysisi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