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c策略.ppt

格式:ppt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c策略.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c策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训七:商务谈判的策略
实训要点:通过本次的实训,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在谈判
过程中各种策略的应用,以便使谈判能够顺利
的进行。
实训重点:系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谈判策略,争取能
够做到活学活用。
实训难点:1、深刻理解在商务谈判中讲究策略的重要性。
2、各种谈判策略的运用。
实训内容:第一节商务谈判的策略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策略
第一节商务谈判的策略
知识点: 1、商务谈判的策略是指在商务活动中,谈判者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所采取
的谋略。
2、优势条件下的谈判策略。
(1)不开先例策略是指有优势的卖方坚持自己提出的交易条件而不愿意让
步的一种策略。
(2)先苦后甜策略是指在谈判活动中,一方先向对方提出苛刻的交易条
件,以大幅度降低其期望值,然后再逐步给予优惠或让步,使对方满意
的签订合同,己方从中获取较大利益的策略。
(3)价格陷阱策略就是利用人们在商品价格上涨时的恐慌心理,把谈判对
方的注意力吸引到价格问题上来,从而使买方忽略对其他重要条款的磋
商,仅从价格条款上争得让步和优惠。
(4)规定时限策略是指谈判一方向对方提出达成协议的时间期限,超过期
限,提出者将退出,以此给对方施加压力,使其尽快地做出决策的策略。
(5)声东击西策略是指在洽谈过程中出于种种需要有意识地将谈判中所
讨论的议题转移到对自己并不重要的问题上去,以分散对手注意力,达到
我方某种目的和需要的一种策略。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策略
知识点: 3、劣势条件下的谈判策略
(1)疲惫策略是通过拉锯战,使对方疲劳、生厌,以扭转己方在
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到了对手筋疲力尽的时候,己方反守为攻,
促使对方接受己方条件的一种策略。
(2)权力有限策略是指谈判人员在处于被动局面时,主动声明自
己没有被授予这种承诺的权利,以使对方放弃所坚持条件的策略。
(3)吹毛求疵策略是指在谈判中寻找对方的弱点二乘机
打击对手士气的一种策略。
(4)联合策略是指谈判较弱的一方向对方提出有利于对方交易以
外的行为活动,通过这些行为活动与交易本身的联系来促进协议
达成的一种策略。
(5)先斩后奏策略是指谈判中实力较弱的一方通过一些技巧的办
法使交易成为事实,然后再举行的谈判中迫使对手让步的一种策
略。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策略
知识点:4、均势条件下的谈判策略
(1)私人接触策略是指在谈判活动中,谈判人员通过私人接
触而促成协议达成的一种策略。
(2)润滑策略是指在谈判活动中,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为
表示和联络感情而相互馈赠礼品的一种策略。
(3)假设条件策略是指在谈判过程中,通过提出某种假设条
件,从而试探对手底细的一种策略。
(4)休会策略是指在谈判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谈判一方向另
一方提出休息一段时间,以使双方人员都有机会重新研究、
调整对策和恢复体力的一种策略。
实训目标:1、掌握和认识谈判策略运用的重要性。
2、掌握和熟悉谈判策略的类型。
3、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谈判策略与方法。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策略

【实训背景】
实训要求:1、分析提出休会的时机
2、运用休会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实训七:商务谈判的策略

【实训背景】
我国从日本S汽车公司进口大批FP——148货车,使用时普遍发生严重质量问题,致使我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我国向日方提出索赔。
    谈判一开始,中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FP148货车在中国各地的损坏情况以及用户对此的反应。中方在此虽然只字未提索赔问题,但已为索赔说明了理由和事实根据,展示了中方谈判威势,恰到好处地拉开了谈判的序幕,日方对中方的这一招早有预料,因为货车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日方无心在这一不利的问题上纠缠。日方为避免劣势,便不动声色地说:“是的,有的车子轮胎炸裂,挡风玻璃炸碎,电路有故障,铆钉震断,有的车架偶有裂纹。”中方觉察到对方的用意,便反驳道:“贵公司代表都到现场看过,经商检和专家小组鉴定,铆钉非属震断,而是剪断,车架出现的不仅仅是裂纹,而是裂缝、断裂!而车架断裂不能用‘有的’或‘偶有’,最好还是用比例数据表达,更科学、更准确……”。日方淡然一笑说:“请原谅,比例数据尚未准确统计。”“那么,对货车质量问题贵公司能否取得一致意见?”中方对这一关键问题紧追不舍。“中国的道路是有问题的。”日方转了话题,答非所问。中方立即反驳:“诸位已去过现场,这种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当然,我们对贵国实际情况考虑不够……”“不,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因为这批车是专门为中国生产的。”中方步步紧逼,日方步步为营,谈判气氛渐趋紧张。中日双方在谈判开始不久,就在如何认定货车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