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本课程五年级书法提高《穿插避让》教学案例
富教小学崔亚波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能领悟左右结构汉字穿插避让规律。
2、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3、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礼让美德。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领悟左右结构汉字穿插避让规律。
教学难点:
在临摹中能把握应用穿插避让规律。
三、课前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器、独体字头饰、米字格
四、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激发学习兴趣。
2、播放flash片段《山羊过桥》
3、共同探讨《山羊过桥》的问题。两山羊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么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行吗?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办?
4、学生表演
5、揭题
师:实际上我们谦让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动画片中的两只小羊如果学会了谦让就不至于都掉到河里去了,其实在我们的汉字书写中,也体现了谦让这样的美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穿插避让这一内容。(板书:穿插避让)那什么是穿插避让呢?我们结合具体的字例来说一说。
(二)讲解“穿插避让”
1、课件出示一个书写不规范的“林”字。同学们觉得这个林字存在有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写更合适?
2、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个“林”字,后面那个“林”相对前面那个林发生了那些变化,谁能说说理由。
(生观察发现:第一个“林”字的两个木一样大,字太大,太胖了,第二个林,挨得太近笔画在打架,最好把左边木的捺脚改为点。)
出示正确的“林”字。
3、通过林字的变化你总结出什么规律呢?指名回答
师:小结:左边的捺收紧缩短改为点,位置就空出来了,应该让右边的一撇充分舒展开来,这样才显得这个字有收有放,和谐美观。如果刚刚这个撇没有伸过来,就显得太空洞,结构很松散。在汉字的书写当中,这种情况就叫做“穿插”,而右边的木的一撇“穿插”到左边木字的一点下去,又离不开这一捺的“避让”。小结:在左右偏旁的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称之为“避让”。
师:现在知道什么叫穿插什么叫了避让吧。
4、老师示范书写“林”字。
(三)理解应用
1、生上台玩一玩拼字游戏。:“禾”“火”
2、生小结游戏结果。让一位学生上台试写秋字。
3、生在字帖中找一找哪些字应用了“穿插避让”。
4、小组讨论,学生自由说。
5、玩找朋友游戏,迅速找到能与自己戴的独体字合成一个新字的同学,并站在一起。
6、师示范用穿插避让规律书写一个新组成的汉字。
7、出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图,学生对照,检查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8、生取出练习纸书写组成的汉字,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生练习。
9、借助实物投影进行点评。
(1)肯定优点:避让准确、穿插到位
(2)指出缺点:
10、临摹“以礼相待”四字成语。
11、播放音乐《高山流水》,生继续练习。
(五)评价
小组内评出最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自评、点评。教师找出典型的作品,借助实物投影进行点评。
(六)总结升华
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汉字的书写规律之一——避让穿插。其实中国的汉字美就美在于它能互相包容互相避让,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还有个在书法界广为流传的故事呢!
公主和担夫争道
故事说的是大书法家张旭在路上看到当公主的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