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看似无情实有情
一对高知夫妇用这样一种残酷的方式来让女儿独立――上大学时只借给女儿一千元而且得在一年内归还,四年内要她自己打工挣所有学费生活费!2004年10月,女儿终于走过艰难的大学人生并以优秀成绩接到新西兰留学的通知书。这时更“无情”的父母又向她提出:要自己解决一切出国前后的准备,因为连买机票的钱他们都出不起了。
父亲国外归来办学要求宝贝女儿独立
1999年5月,得知出国10年的丈夫王建国终于能够荣归故里了,刚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辞去女性节目主持人工作的刘光华,高兴地带着女儿王瑛回到了丈夫的老家广西南宁市。而丈夫回来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向刘光华建议:尽快让女儿自己做一切事。经过考虑,刘光华同意了丈夫的想法,当她试探着向女儿提出来:“瑛子,你快成年了,以后自己的许多事情和问题,都要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不要再依赖我们大人了好不好?”
这样一来,女儿对久别重逢的父亲的意见可不少。她很不高兴地嘟起了小嘴:“哼,我所有的同学哪个不是被父母宠爱有加的?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我呀!我做不到!”
但让女儿更想不到的是,母亲竟然站到了父亲那一边。从此以后,她再也享受不到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买什么了,还要自己打扫房间。她开始有意见了:“天哪,我受不了,我不喜欢这样!”但父亲却只是淡淡一笑:“你必须得习惯这样,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长大!”
而在这期间,即将高考的王瑛知道,父亲与母亲正在实施着一件巨大的工程――要用这些年挣下来的几十万元钱,为广西贫困山区女生办一所学校!
育人乐教一直是刘光华的理想。研究生毕业后,她来到北京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和特约研究员。1988年,她参加“中国地下性产业”课题的调研时,在深圳采访了近二十名特殊女子,这些女子都是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听着她们含泪的诉说,刘光华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要想彻底地改变这些山区女孩子的命运,只有让她们自身具备了厚实的文化根基,才能真正地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这时,那个从小就在她心底隐藏的梦,又重新浮现在眼前。可是,到哪里去找这笔办学经费呢?
为此,夫妇两人在那时就开始筹备建校的费用。丈夫王建国出国到孟加拉做翻译全力挣钱,刘光华则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生热线”,到北京电视台、北京教育台主讲“女性的心理健康”等节目,并创作出版了《女人发现女人》等5本书。因为深受听众和读者欢迎,她还应邀到全国各地去讲学,并出访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进行学术交流。因此,她的收入越来越高,为办校筹集的钱也越攒越多。
现在10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梦算是可以开始实现了。女儿对此很不屑一顾:“国家有希望工程,有妇联和民政部门,你们却热火朝天地办什么女子学校,关你们什么事呀!这些钱,你们为什么不想几年后给我出国读书用啊?”
王建国淡淡一笑对女儿说:“捐款办学是因为我们对教学事业的热情,你虽然是我们的女儿,但是你的路如何走,还在于你自己。”
女儿听后,赌气的她连续一个星期不愿意讲话,但是父亲母亲已经为办学的各项工作而忙忙碌碌,她也不得不埋头准备那一年的高考了。
最“吝啬”的父母:要上大学,只借你一千元
那年8月,王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理工大学法律系,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庆祝了好几天。但是,刘光华和丈夫却在8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