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ppt.ppt

格式:ppt   大小:1,71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ppt.ppt

上传人:君。好 2018/7/30 文件大小:1.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一、山水文化
(一)山水概念的源流
1. 源于孔子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的本意是采用“比德说”来阐明君子“智”与“仁”的德性。
(1)孔子在回答子贡“智者何以乐水?”时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不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而入,鲜洁以出,似善;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2)孔子在回答子张“仁者何以乐山”时称:“夫山者,恺然高,……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也,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雨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餐,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也”(《尚书·大传》卷五)。
山水文化
2. 由于孔子“君子比德”一说是以热爱与向往自然为出发点,从自然山水(审美对象)那里领悟到与“智者”、“仁者”相似的品性与性情,从而生发美感,因此“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语遂成为影响后世自然美学思想的重要观念,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主要精神。
3. “山水”一词更是成为“自然”、“风景”的代名词,并派生出“山水术”(风水术)、“山水画”(山水园)、“山水宫苑”,甚至“山水诗”、“山水小品”(山水散文)、“山水论”(山水游记)等山水艺术门类,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山水美学和山水文化体系。
山水文化
(二)“山水术”(即风水术)与“山水美学特征”
1. “山水术”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然性
(1)风水“三纲”
①“气脉”即“龙脉”,就是山系,山系似行龙,古人以龙名之, 宅居与墓葬都要选择在有生气的龙脉之上。
②“明堂”,类似封建衙署前的场地,它是风水中众砂聚会之所,后有枕靠,前有朝案,左右有龙虎砂山,四周群山环抱,据说这样的场地能藏风聚气,宜于宅居或墓葬。
③“水口”,为“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亦即两山夹峙、左环右绕的水流出口。
山水文化
(2)风水“五常”
①“龙要真”,即真龙缠护重重,迎送叠叠,
左右两大水环抱有情。
②“穴要好”,即真龙所结之的“穴”,
凹凸分明,穴土五色,红黄滋润。
③“砂要秀”,即秀砂左旗右鼓,前帐后屏,
形如眠弓,朝拜明堂。
④“水要抱”,即抱水上开下合,似虾须蟹眼,
金鱼牛角,玉带金城。
⑤“向要吉”,即朝向要好,方有生旺。
山水文化
(3)从上述“三纲五常”可以清楚看出:
其一,风水所研究与处理的对象是山、水、风、土、气、向等自然要素;
其二,风水辨别吉凶祸福的依据(如“真”、“好”、“秀”、“抱”、“吉”),实际上是在辨别上述自然要素是否“自然”,或有无良好的自然特征与审美特征,而忌讳违背自然常理与审美意趣。这就决定了风水创作对象的自然性,它亦使风水美学脱不出自然美学的思想范畴。
山水文化
2. 自然山水在风水看来,并非处处皆宜安置城镇与宅居,只有那些既
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即审美心理需要的自然山水,才是最佳去处。因此,风水师们遂“怡情山水,发其所蕴”(明徐试可《地理天机会元》),且“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管在地理指蒙》),亦即运用山水美学思想来审辨自然山水,选择那些土肥水美、景物天成的山川形胜之地作为人们住居之所;是故《管氏地理指蒙》有云:“寻龙之术者,称之曰山水之士”,从而风水亦称为“山水之术”。
山水文化
(1)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是风水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2)具有象征性。作为我国古代环境艺术,风水的认知作用主要通过象征手法间接达到。
①风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如“觅龙”说白了就是找靠山,类似于人在社会上寻求强有力的人或势力作为依靠的行为。“察砂”的功能在于“侍”、“卫”、“迎”、“朝”,它们和主山之间有着类似于人类的主仆、上下、尊卑关系。
②风水也常把自然山水要素直接比为各种吉祥物体——这在风水称作“喝形”或“喝名”。
山水文化
(3)受不可移动的地点限制,具有地域性与地点性。
①风水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对象决定了它具有地域性与地点性的美学特征。
②由于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它所寻求的模式或格局亦随之变化,从而形成了众多具有同一母题(如四合院落,几套城墙),却又朝向迥异的风水景观。
山水文化
(三)山水美学原理
1. 山水相依,刚柔相济
风水术认为理想的宅居环境是有山有水、背山面水或山环水抱;如果山、水要素缺一,即使山形或水形再好,亦徙具吉形却无真意。其实,风水术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素材,追求山水相依相融,除了认为“气凝而为山,融而为水”、“气循山而来,界水而止”、“山属内气,水属外气,内外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