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8/8/2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案名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孟子)两章》之一,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教学设想:教学这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从而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通过学****此文,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并背诵两篇短文。
4、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5、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 资料助读;2、学生自我阅读课文,然后结合资料及文中注解合作翻译课文,3、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4、背诵课文,5、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八年级学****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报道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气势恢宏的吗?国名党自认为西部据点防守是最强、坚不可摧的,但我西路军顺利攻破了敌人的封锁取得了胜利,请问原因是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是如何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1、学生回忆上一课学《公输》一文时,对孟子的了解情况。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教育家。
2、了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的战国中期,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一统天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教师指出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