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谈中国茶文化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中国茶文化教育.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8/10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中国茶文化教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中国茶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到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说中国的茶文化。茶事,作为茶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文明不可小觑的有机组成部分。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与错综复杂的儒释道--中国信仰互相渗透。茶事,作为一种生活****惯已经日益深人人们的生活,而茶道,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也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灵魂。


茶源于中国,自古以来,这一说法一向为世界所公认。近几十年来,随着茶学和植物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就是茶的宗主道国家。最初的时候,茶是作为一种药材进人人们的视野,关于茶的药用价值,千百年来为众多的药书和茶书所记载,如西汉的《神农食经》、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汉末华佗的《食论》以及南北朝任昉的《述异记》都有关于茶的药用记载。而且至今茶的一些药用功能仍为人们所看重,如降压、提神、保健等功效。
茶的具体起源时间,传说很多,但没有肯定的记载。但据考证自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之后,人们才开始使用
“茶”这个字。陆羽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一度被称为“茶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为饮茶提供了条件,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和从容心境去领略茶的美好滋味,从而加快了饮茶的普及,并很快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俗。唐朝的茶文化对之后的宋元明清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史上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代茶文化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品位,出现了独特的斗茶、精美的团茶和大量的茶著。宋辽、宋金的交往,使茶文化正式传播到北方游牧民族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间北方民族的饮茶****俗。元朝统一中国后,蒙古统治者大兴散茶,茶文化出现了返璞归真的迹象。明朝初年,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饼进贡,使得散茶得到较快的发展,多种新的茶被创制出来。冲泡散茶之风的兴起,也使得饮茶的成本更为低廉,推动了茶的普及。自明初废团茶而兴散茶之后,文人们在讲究品饮艺术的同时又开始追求茶的器具之美,从而使明代晚期的茶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人们饮茶注重的是内在精神的高度和谐。清代,中国茶文化开始从文人文化向平民文化转变,并最终成为茶文化的主流。除了规模宏大的宫廷茶宴,茶馆也如雨春笋般出现,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活动舞台?。而随着近现代的多元化,茶更是雅俗可共赏的趣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出,人们对饮茶,已经开始进人了精神的追求了。茶文化,在每个朝代都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但都是一种对人性的感悟,对人生的思索,对哲理的探究。

说起茶文化就不可以不谈茶道。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其内容都是围绕茶道而展开的。茶道不是一个固定、僵化的概念,倘若用心灵去感悟饮茶品茗时产生的玄妙,在茶事活动中融人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便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的陶冶。可以看出茶道是以修身养性为宗旨的饮茶艺术,中国古代茶道的含义较为广泛。“道”在汉语中就有很多种意思,所以对茶道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茶道”一词首见于中唐,这也是中国茶道开始走向成熟的时代,宋至明代则是我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录》中提出的“茶道”概念,主要是指陆羽倡导的饮茶之道。陆羽茶道强调的是“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注重烹瀹条件和方法,追求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