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282975922 2018/8/15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按照《泉州师范学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设计,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学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内涵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不断加强,师资结构趋于合理,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学校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多科性地方大学,办学综合实力列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前茅。现有东海(校本部)、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85亩,;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00万元,图书馆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90多万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政教研部,全日制在校生17800多人;另有1个校企合作软件学院;全日制本科专业(方向)57个、专科专业20个,涵盖文、史、理、工、经、法、管、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专任教师750人,正高职称89人,其中教授79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34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一批高层次的科研课题获批立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前列。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蝉联省级“文明学校”称号;被省委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校党委连续三次被省委授予
“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十二五”时期学校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五年(2011-2015年),学校处于继往开来,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十一五”时期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十二五”时期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的发展与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师资队伍、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结构还有需进一步优化;科研整体实力不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基本建设负债运行等。“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西的先行先试,福建省和泉州市的跨越发展,都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区域化、综合化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省、市共建的地方高等院校,学校必须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提高对外影响力,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在服务地方中建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在提高质量中建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在生态环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根本,将增强科研实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助动力,立足泉州、服务泉州,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智囊团、创新源、人才库。
(二)奋斗目标
争取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并不断扩大培养规模,为复办泉州大学奠定基础;把学校建成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地方大学。
(三)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为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服务面向定位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泉州扩大至全省乃至周边省份。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举办研究生教育,诗山校区继续保留适当规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为以闽南文化传承为特色,以基础学科为依托,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定位为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四)办学规模
至2015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500人:校本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保持在13500人左右;合作办学(独立学院、闽台合作、校企联办)300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00人。至2015年设置16个二级学院,组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此外,加强指导,支持办好软件学院;校企合作创办一所独立学院;开辟两岸合作办学途径,创办海峡学院。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学科建设
按照“稳步推进、提升内涵、需求竞争、重点扶持”的方针,全面加强以举办研究生教育为目标的重点学科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