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业科技简报
第八期
陇川县农业局二○一五年三月十三日
农作物病虫情报
2月25日-27日,县植保技术员站对户撒、城子、清平、护国、章风、王子树等乡镇冬种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马铃薯早晚疫病正在发生,早疫病发生程度有加重趋势,小麦、油菜、马铃薯蚜虫初发生,户撒小麦粘虫也在不同程度的发生,护国等山地小麦局部地区锈病和白粉重发生,若不加强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一、当前田间病虫害发生实况
   (一)马铃薯正处于薯块彭大期,早晚疫病全县坝区均有发生,但以城子镇部分田块发生重:,%,发病田平均病株率15%,最高97%,;晚疫病:,%,发病田平均病株率18%,最高病株率29%;。
   (二)蚜虫:当前油菜、马铃薯、小麦蚜虫处于初发阶段,,,。
   (三)粘虫:小麦粘虫主要发生在户撤乡田麦孕穗期,。田间平均虫量3头/平方米,最高虫量6头/平方米。
   (四)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护国山地小麦处于灌浆期,锈病和白粉病均有发生,锈病在光头麦上比较感病,白粉病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易发生。,%,发病田平均病株率12%,最高达到了70%;,%,发生病田平均病株率6%,最高52%。
二、发生趋势
春节过后气温升高,空气干燥,作物生长加快,各种作物蚜虫,马铃薯早疫病,小麦锈病有加重发生趋势。各乡镇必须加强对马铃薯疫病、小麦锈病和白粉病、蚜虫的宣传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农作物田间病虫综合管理,确保小春作物中后期的安全生长。
三、防治建议
   (一)加强田间中耕肥水管理,提倡速排速灌。
   (二)加强监测。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查苗看田,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开展有效防治。
   (三)推荐药剂:
   (1)马铃薯疫病:%银发利悬浮剂(氟菌•
霜霉威)%抑快净水分散粒剂(噁唑•霜脲氰)或烯酰吗啉交替使用;早疫病选用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发病田块间隔10天连喷两次药。未发生病或轻发生病田可选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预防。
   (2)蚜虫:选用吡虫啉或吡蚜酮兑水喷雾;
   (3)粘虫:选用90%晶体敌百虫或菊酯类农药下午4-5点以后施药;
   (4)锈病和白粉病:选用43%戊唑醇或25%三唑铜进行防治。(供稿:植保植检站董雪梅)
陇川县认真组织收看2015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电视电话会议
 2月28日,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2015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议由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主持,福建省农业厅、江西省工商局、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公安厅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会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指出农资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保障,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保障,是依法履行职责的紧迫任务。2015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行政、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大农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我县组织农业局、畜牧局、工商局、质监局、供销社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陇川县分会场的会议,会后,我县将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结合陇川农业实际,制订2015年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供稿:科教信息股况云艳)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郭华春教授到陇川
调研
3月1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区栽培岗位专家、云南农大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郭华春教授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德宏综合试验站黄延祥站长的陪同下,到陇川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调研冬马铃薯生产。郭华春教授在听取陇川县2015年冬马铃薯生产情况汇报,查看城子镇万亩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田间长势,了解冬马铃薯早熟高产抗病耐寒品种展示、南方冬作防寒早熟高效综合技术集成示范、膜下滴灌示范、集成技术应用、霜冻预防、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情况后,肯定了陇川示范县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要求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品种和技术为依托,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着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促进陇川县冬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供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冯绍卫)
陇川县新山生态茶园建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