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析线损精细化管理.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线损精细化管理.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5/8/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线损精细化管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线损精细化管理
[摘要]从创新管理模式,梳理管理流程,整合现有的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营销MIS、居民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等信息资源方面,论述了如何更好地解决线损统计及管理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深入推进行线损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创新管理资源整合线损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58-01

线损统计手段落后,精细化管理先天不足。
线损人工抄表失真、缺乏有效闭环监督手段等弊端,线损人为调整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应有客观性,线损精细考核难以推行,现有的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生产、营销流程管理不顺畅,线损分析难触“短板”实质。
目前市供电公司线损基本处于业务切块管理状态,生产、营销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流转难以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有时存在信息流转不及时及信息丢失等现象,从而导致线损统计及分析失真,线损管理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线损统计结果难以真实反映线损管理的“短板”,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线损基础管理水平。
管理体系不完善,线损考核难以深入开展。
多年来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采用分层管理、分级负责、逐级考核模式,取得一定的管理效果。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及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市供电公司来说,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执行层、保证层及监督层的不分离,导致线损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是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的统计口径不明确,导致线损考核欠公平。这也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线损管理模式进行再设计,提升线损考核的针对性。
电量信息管理基本完善,线损精细化管理具备管理基础。
由于不断提升电量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营销MIS、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已陆续建成,对多种电量系统进行集成管理,对线损进行实时在线统计分析及精细化管理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管理过程流程化
推行线损执行、保证及监督层分离,梳理现有线损管理流程,开展流程重组,形成自数据采集、基础资料管理、分析考核整改的一整套闭环监督的管理流程,实现细化责任、强化考核的目标。
管理手段信息化
通过整合现有的生产营销电量管理系统,建设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电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及各项分析报表的生成,自动测算线损指标,开展线损的分压、分线、分台、分片管理考核。
基础管理标准化
通过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开展基于省公司信息标准框架下的信息标准再设计,实现生产、营销系统信息标准的统一,开展自主网至客户资料的再梳理,实现基础信息的标准化。
指标测算科学化。
利用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线损指标的测算模型,采集低压台区与10kV线路线损的理论计算数据、线损实绩数据,根据台区状况自动生成线损指标,实施线损“四分”考核,保证了线损指标测算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分析考核逆向化。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线损“四分”的逆向式报表管理。部室管报表、考核,基层部门负责分析、整改。发策部使用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提取营销MIS、配变监测数据与电能量采集数据自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