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
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在身体、精神、文化、技能等方面存有缺欠、或由于经济、政治、社会某种机制的缺失、或由于所处的阶层等原因,造成经济收入底下,生活极端困难的城乡人群。虽然近年来,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看,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不愁吃穿,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仍然有一部分人群由于因病、生理原因、无劳动能力的,所产生的收入低下,还生活在贫困中,靠政府每月的救助来维持生活,也是平时所说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大家关注。一、我镇弱势群体的类型和现状弱势群体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阶层,而是一个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社会群体,从我镇调查的情况看,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失业人员,由于自身年龄、文化、技能等因素,就业竞争力较弱,因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整体上处于就业竞争的不利地位,而且事实上也处于社会生活的不利地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客观上沦为弱势群体。虽然我镇羊毛衫产业优势明显,个私经济也发展较快,但仍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合适工作而失业。其中,有些是残疾人,有些是纯农民,祖祖辈辈靠土地过日子,他们中年龄大、要求高、文化低,不想跨出原来的圈子,因而失去土地后也就失了业。二是特殊人群,因病至贫的困难户、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XX年,我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244元,%,但与此同时,全镇人均收入低于1932元的农民有141户291人,其中残疾低保户41户,%;三是遭受天灾人祸造成贫困的部分人群,由于原来生活比较贫困,再加上因病或意外伤害造成致残,家庭经济不堪重负而致贫的有23户62人。如泾桥村3组双残特困家庭金来观,家庭人口3人,金来观右腿截肢,儿子金海金96年患红斑狼疮,因常年吃激素药,造成二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金海金之妻看到家庭的状况,也早已离家出走,孙女在镇中心小学读书,由于该家庭缺少劳动力,使该家庭无正常的经济收入,经济条件较困难,平时的生活靠政府每月给予的266元低保金维持生活;四是外来务工人员,目前外来人员已超过本地人口的一半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已办证的有50000多人,他们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规模庞大的群体,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这部分人口来说,基本生活需求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二、存在的问题一、运作机制问题。目前的救助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还缺少沟通,协商不够,因而造成救助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前面讲到的金来观家庭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家庭是镇里的重点救助对象,由于名声在外,所以许多部门去救助,出现多个部门救助一家,XX年,包括区残联养殖扶持、慈善医疗救助、生活补助、多个部门的慰问等约三万多元,出现重复救助。二、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由于保障制度出台中,没有进一步研究单亲家庭以及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不同贫困群体,把贫困家庭的复杂情况简单化,不任贫困家庭规模和种类如何不同均按一个标准救济执行。如:同样一个农村低保残疾家庭,享受每月每人低保金161元,但个别家庭人员中有重病在身,需长期吃药维持,增加了支出。而有些家庭人员中只缺少劳动能力,但身体还可以,负担相当要轻。通过两者的对比,执行同一救助标准存在不公平。三、部分残疾贫困家庭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