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要: 稳定的政治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着眼点。为了解校园环境中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影响状况,作者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某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了校园环境中思政课堂、朋辈、师长、网络和政治参与行为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引导大学生建立稳定积极的政治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效能的直接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纷至沓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改变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氛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目前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课题组成员针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0份。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了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状况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一、思政课堂影响
调查显示,目前思政课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呈下降趋势,%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没有兴趣”;%的学生认为“课程对我没什么实际用处”;%的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法比较单调”。而在调查“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时,%的学生选择“思政课堂”,选择“网络新闻”%。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成长于一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弱化。但与之相反,在调查大学生对自己接受信息来源的信任度时,%的学生选择了思政理论课是最可信的信息来源,这个数据要高于网络新闻(%)和报纸杂志(%),说明很多大学生内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信任的。同时大学生对思政课提出自己的需求:%的学生希望思政课“多联系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的学生希望“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的学生希望“师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思政课堂作为大学生接收政治信息、接受政治教育、形成政治认同的主渠道,虽然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仍然是比较高的,但是其影响力日渐减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重建思政课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从
“文本”向“人本”转变,更新思政课堂的教学理念。
二、朋辈影响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到23岁之间,正是渴望结交朋友的年龄,他们的思想行为必然受到周围朋友伙伴的影响。当被问到“出现思想问题你愿意像谁倾诉”时,%的大学生选择同学。被问到“大学中对你影响最大的群体”时,%的大学生选择宿舍,%的学生选择班级,由此可见朋辈影响的重要地位。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润物无声的状态,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在关系亲密的朋辈群体中,政治价值观会因为共同的关注兴趣而相互影响。群体中如果有表现突出的精英个体,他的思想与行为对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政治观点很容易被其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