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何添是香港金融界、商界的知名人士,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深受各界人士敬重,曾获"太平绅士"荣衔和英国女皇颁授的"OBE"勋衔,并获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科学荣誉博士"学位。何添、何贤昆仲对家乡贡献甚多,先后捐资修复莲花塔、捐建人民医院澄溪楼、碧秋楼和兴办岳溪农村文化中心,还捐资助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等。吴有沅是香港番禺工商联谊会会长,他热心家乡建设,捐资三百多万元在潭洲兴建医院、中学、小学、幼儿园、公路等,又为县中医院、市桥侨联中学捐钱赠物,为发展乡镇企业,办起潭洲针织厂,作出了贡献。张耀宗是香港富商,打四人帮"后,他首批组团回县观光,并倡议和率先捐资兴建番禺宾馆,又在石岗东村捐资三百多万元,兴建文化宫、小学、幼儿院、敬老院、茶楼、冰室、百货店等,还为村内的街巷铺设水泥路面,使该村面貌为之一新,成为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进乡村。
番禺历代人材辈出,留下了光辉的史迹。先辈前贤的这此业绩,激励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业,开拓光明的未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史册上添上新的篇章。
霍英东是香港著名工商巨子,享有盛誉的爱国知名人士。他拥有公司六十多家,遍布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等地,成为远东的经济强人。改革开放以来,他率先投资兴建广州白天鹅宾馆,为关心和支持全国教育事业心和体育事业,出资十亿港元成立"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又捐资一亿港元给体育基金会。此外,在内地捐献投资的项目有60多个,总金额达七亿多港元。他对家乡建设尤为关心,成立了"霍英东家乡建设基金会",先生资助建设的有番禺宾馆、英东体育场、游泳池、人民医院念慈楼、番禺中学等。番禺地属水乡,交通不便,成为发展经济的一大障碍。霍氏亲作调查,研究方案,捐资助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沙湾大桥,又倡议和集资开发南沙和沙滘岛,使原来交通不便的番禺水乡,成为穗港澳往来的通途,有国地促进番禺经济的发展。霍氏对祖国和家乡贡献殊多,享有盛誉,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并荣获中山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邑人移居国外历史悠久,约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特别是清末红巾军失败后,大批起义人员遭到清廷追捕而被迫逃亡港澳及海外各地。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向有爱国精神和革命传统。
新加坡著名侨领胡璇泽,其辟建的南生花园,成为新加坡历史上第一个名胜风景区。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注重保护华侨权益,又熟悉多国语言,清政府遂委任他为驻新加坡首任领事。旋又应俄国、日本的请求,兼任该两国驻新加坡领事,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第一个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家。
清末,旅居秘鲁的曾汪源父子,在海南岛开发荒地种植橡胶树,开创了我国的橡胶业。美洲华侨张蔼蕴,日本华侨胡毅生、马来西亚华侨黄子炎、香港同胞史坚如、史憬然等,均追随孙中山革命。史坚如为早期牺牲之烈士,张蔼蕴后为孙中山总统府秘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来西亚华侨林玩、越南华侨梁大顺等,均回国参加革命。香港同胞冯广等亦回来从事革命活动。林玩任珠江纵队政治部机关党委书记,冯广任共青团两广省委书记,后皆英勇献身。
解放后,全国人大常委、港澳知名人士何贤先生,为祖国和家乡四化建设不遗余力,贡献甚多,获得国人好评,深受邑人敬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匡扶家乡四化建设,荣获广州"荣誉市民"称号的,有邑人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何添、吴有沅、张耀
宗诸先生。
番禺是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