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住行的区别.ppt

格式:ppt   大小:3,932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住行的区别.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8/20 文件大小:3.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住行的区别.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及鄂温克族住行的区别

蒙古族
族源族称
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蒙兀室韦居地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 是室韦联盟部落之一。在宋、辽、金时,史籍上有“萌古”、“朦骨”、“萌骨”、“蒙古里”等译称。写作“蒙古”初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13世纪初,“蒙古”一词由民族、部落名称正式演变成蒙古民族的名称。
蒙古族的居室
千百年来,蒙古族有自己独特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用羊毛毡子覆盖。汉文献记作“穹庐”或“毡帐”、“毡包”。蒙古语称“蒙古勒格日”。蒙古包对风雪阻力小,下雨的时不漏不存水,门方而且小,雪不易堆积,围盖毡子搭建而成。
蒙古包由下面这些构成
1。木架
门:过去只有门框,上边固定毡子,放下就算关门,以后逐渐有了木质的门,并在上半部安装玻璃。
哈那:是蒙古包的壁架子,多用5片哈那,每片哈那有16~18头,用直而粗细差不多的柳条,每棵锥出7至9个眼,用生牛皮或驼皮条串连,张开后呈网状。
奥尼:支蒙古包顶的椽子,绑在哈那头上,用来支陶努的支架,每个蒙古包有85~95个(门上5个,16头哈那×5 片需85个,18个哈那需95个)。奥尼下头固定在哈那头上,形成蒙古包木架。
陶努:蒙古包顶部的天窗,常以桦木或硬质木楲成圆形,上凿与奥尼数相等的圆孔,以备插奥尼的上头。
各部落蒙古包大同小异,各有做法。厄鲁特人蒙古包的奥尼上尖向里楲,陶努的孔相对平直。布里亚特蒙古包的奥尼是直的,陶努的孔从外乡里倾斜,而巴尔虎蒙古包的陶努和奥尼用生牛皮连起来,搬迁是不拆,到新地方现用奥尼杆支起陶努,外边把哈那支起,把奥尼的下头支上哈那头就可以了。
2。毡围
图日格:是围在哈那外的毡片,长方形,每包2片,用鬃绳缝边,上边向内收,以便扣住奥尼和哈那头的结合部,两头各有两条鬃绳以备栓在哈那上。
德布日(蒙古包顶盖):宽与奥尼的长度相一致,形似扇面,周围用马鬃绳做边,用驼绳线缝制。两边各缝上3条鬃绳做绑绳,先上前面的一片,用绳绑住,再上后面一片,也用6条绑绳。
哈亚布其:宽尺余的长毡条,用来围住图日格与地面接合部,也用鬃毛缝边,两头有绑绳。
扎巴格:用于图日格和德布日间的毡条。
乌日和:用以盖陶努的毡条,有6个角每角各缝鬃绳做绑绳,以备固定。
乌迪:是绑紧哈那的绑带,用两股鬃绳6~8条,用驼鬃线串缝而成4~5厘米宽的带子。
布斯鲁日(腰带):做法与乌迪同,是用来绑在图日格毡外边中部的绑带。
搭蒙古包,先找准位置和方向,把门支定,把哈那撑开对接好并绑住找平,支陶努,用奥尼支柱,木架即成;用乌迪绑紧哈那,架好后先披图日格,用绳绑牢,再用腰带勒紧;而后上扎巴格,再上德布日,先上前片,再盖后片,两头用6条绳绑出“#”格,再把绑绳的头分别栓在门两侧的腰带和哈那根上,以防被风刮跑;再上乌日和,用乌日和4个角的4条绳栓在腰带上。白天开天窗(乌日和)时把正面1条绳解开往后拉,乌日和的前半部打开,包就亮了。哈亚布其一般冬季用,并固定好以防透风,夏季卷起,以使包内凉爽。
最早,包内烧火做饭用三块石头支锅,后又用焊四根铁棍的铁圈支锅做饭,烟由天窗慢慢排出。本世纪20年代前后,蒙古包内用起了铁炉子,可做饭。也可烤面包。以后又用上大风天也可烧火的装有防火装置的炉子,炉筒从天窗伸出,包内既干净又暖和。80年代以来,牧民定居的多,大部分都建有砖房和土房。
达斡尔族
族源族称
族称:“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自称。清初,达斡尔族及其居住地区被称作“索伦部”和“萨哈尔察部”(满语,意黑貂部)。康熙六年(1667年),《清圣祖实录》开始记载为“打虎儿”, 此后在我国史籍中常以“达呼尔”、“达古里”、“达呼里”、“达古儿”、“达乌儿”等音译出现。各种不同音译写法,都指的是达斡尔族的这一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