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doc

上传人:w8888u 2013/2/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摘要:在华为和中兴案中,企业的党群组织受到关注。通过介绍和分析案例,总结和分析现状,文章解决的是外向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何组织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的问题。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外向型;全球化;在地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14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正经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型。在步入全球化大舞台的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碰撞比专业技术领域的摩擦更令人瞩目。不久前在美国发生的华为、中兴听证等一系列案例,引发了人们对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 案情回顾与分析
案情回顾
当地时间2012年9月13日,华为和中兴的代表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国会的听证会,就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调查接受质询,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美国国会参加此类听证。听证会由美国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组织,并由该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主持,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下午1点结束,整整持续了3个小时。
在听证会上,美国国会议员质询,为什么华为这样的私人企业有党委组织?党委组织有多少成员?这些成员是否参与公司决策?华为的代表丁少华表示,华为公司党委是根据中国公司法设立的,就连沃尔玛等外资企业一样设有党员组织。党委组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员工关怀、敦促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等方面,绝不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
案情分析
很显然,美国国会的这场听证会的起因是经济问题,但政治目的高于经济目的,将简单的经济问题政治化。从经济方面看,它本质上是利用政治力量实施贸易壁垒的一次体现,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的战略新兴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是市场竞争中的一种“非对称战争”。从政治方面看,它起到了打击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尽管美国议员的质询充斥着对中国国情的无知,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借口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政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组织。这个借口用美国的传统价值观来分析,是符合美国人的基本认知的,因此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很容易受其误导。当中国的相关企业走出国门时,必然深受这种认识的危害。
对中国的外向型战略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华为、中兴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该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地化的问题,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如何与当地的主流价值观融合或有效地共存。
2 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对现状的总结
以北京市2005年出台的“加强和改进高新技术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案”为例,结合华为、中兴、三一重工等外向型企业的管理情况,对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总结如下:(1)覆盖面。在党群组织评价中,片面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对象的覆盖面。(2)党群活动经费管理。基本按照“准财政”方式进行党群活动经费的收缴、拨付和使用管理,甚至要求“各区(县)财政按党员年人均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拨付高新技术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3)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党群组织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精神上的凝聚力。(4)提供党群活动场所。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规划适量的党群活动场所,经费来源往往是财政拨款。(5)社团建设。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发展社团组织,这项工作往往由民政局牵头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