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股东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股东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分析.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8/8/2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股东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股东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分析
稳健原则最初产生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减轻或解脱受托责任的需求。在运用时,财务托管人在记账中将需要根据不确定情况估计的事项一律处理为可能发生的损失,都予以反映,无法确认的收入全部不予以反映,以达到减轻或解脱受托责任的目的。在不确定环境下,稳健原则的使用既可降低或抵消管理者的乐观行为,又可减轻潜在责任风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一号准则中把稳健原则作为选择会计政策的三要素之一;在我国XX年颁布的会计准则框架中,稳健性被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重要程度显而易见。近些年,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于会计稳健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Givoly和Hayn基于美国的经验证据显示,证实稳健性不仅在实务中广泛地存在,而且在最近30年其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我国国内学者对稳健性的关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是否引入稳健性的争论上。徐政旦等认为稳健性原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而葛家澍等则认为应该有选择性地运用稳健性原则。李增泉、卢文彬的研究则全面地拉开了国内学者关于稳健性的研究序幕,他们通过实证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条件稳定性的存在性。但是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个方面,很少有人从股东性质角度去研究。
本文中股东性质指的是将股东按某种特定的类别分类。国外代表性的分类有Edwards、Smith等将股东划分为机构投资股东、银行股东和管理层股东等;国内的划分种类更加繁多,本文参照马小芳等按照经济性质将股东分为控股股东、流动股东和员工股东三类。本文尝试着从股东性质三个类别中去分析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一、控股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控股股东往往体现出投资目的多样性、持有股份的稳定性和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等特征。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其股东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国家股股东为例还说明控股股东的影响。
国家股股东是国家,股东权利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中的有关授权单位和部门行使,产权主体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由于国家股并没有真正的人格化,国家股的股权代表并不能在公司中完全代表国家利益,股东的目标具有多重性,常常是行政目标和政治功利的混合物,还常带有其他照顾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目标,故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分配机制不够合理导致管理者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在产权主体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拥有实际控制权的经营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职位的升迁,往往报喜不报忧。这种国有资产人格化的缺失,使得“内部人控制”问题加剧,具体的经营管理者就可以利用其信息不对称优势和控制权,多计利润,少计损失,向股东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的稳健性降低。
二、流动股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流动股东的存在是证券市场存在的前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短期股价差或现金股利。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和大小非解禁的一个过程之中,众多非流通股进入二级流通市场以后,流动股东增多,是否会对计稳健性产生影响。
在我国,流通股的持有者大多是中小个人股东,机构投资者少,他们单个股东持股资金有限,单独承担风险的能力低,很容易由投资转为投机,总是企图从股价的波动中获取价差增值的机会,因此他们需密切关注投资对象的经营业绩,从而推断其股价的波动。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的投票表决权是按照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代表的股份决定的,因此对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