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析参与式预算的局限与新“参与式”资金管理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参与式预算的局限与新“参与式”资金管理设计.doc

上传人:w8888u 2013/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参与式预算的局限与新“参与式”资金管理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参与式预算的局限与新“参与式”资金管理设计
[摘要]目前,参与式预算作为一种创新的政策制定方式而广受关注。通过研究相关案例笔者发现,现阶段国内的参与式预算均基于项目进行设计实施,在增进财政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资源分配的公平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笔者认为这种设计在理念上尚有不足,因而存在一定根本性的局限,使得“参与式”的方法在预算中难以发挥全部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突破这些局限提供了可能。利用新技术,以“参与式”方法吸纳公众监督,以公众监督保障政府资金的合理有效运转,形成对政府资金的来源、支配、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的公众监督体系能真正发挥“参与式”方法的作用。笔者拟以具体设计为例,探讨参与式预算的改进之道。
[关键词]参与式预算;参与式资金管理;公共监督
一、参与式预算概述及以往实践中的不足
(一)我国参与式预算实践与研究概述
全球范围内,随着公民力量的增强,“参与式预算”逐渐兴起,成为化解一系列棘手经济社会问题的有力武器。在我国,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的资金使用是否有效、能否合乎公民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关注。参与式预算是一种创新的政策制定方式,能够为政府资金的使用提供来自民众的监督,在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方面赋予公民参与权、话语权和决策权,体现了公共预算的改革方向,有重要意义。
(二)对我国参与式预算实践的检视
零点公司在《无锡、哈尔滨
“参与式预算”试验成效评估》中归纳出了“参与式预算”的工作模式。该研究认为,“参与式预算”工作的实施需要有3个工作节点、4个工作阶段,如图1所示:①
在较为充分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这一工作模式具有普遍性。借此可看出我国目前的“参与式预算”实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基于项目而设计。现有参与式预算的实践探索对政府资金使用的关注与项目密切相关,伴随着从项目选择到项目实施的整段过程,并主要聚焦在项目选择上。
其次,关注项目的选择甚于项目的实施。现有参与式预算实践中,“参与式”方法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如图1所示的“居民意见征集”和“项目选择”这两个工作阶段,而“项目实施”与“项目质量评估”阶段并不作为体现“公民参与”的重点。
最后,项目资金的来源不涉及融资,与公民参与度无关。无论是利用原属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进行“存量改革”的哈尔滨还是利用额外的财政资金单辟预算来进行“增量改革”的无锡,其预算对象均来源于财政,各地实践亦如此。
(三)当前我国参与式预算实践存在的不足
首先,公众参与的资金使用环节受限。政府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闭合的回路,公众对资金使用的满意度应能够对政府资金的来源形成有效反馈。在这个意义上,政府资金
“不用于民,民不予之”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有力补充,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的结合方是政府资金使用原则的完整表述。而现阶段我国所有的参与式预算均仅针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而设计,诚然,这样的设计赋予公民一定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决策权,但公民的这些权利却不能对政府权力形成真正有效的制衡,参与若仅是参与而已,其功能最多也只能局限在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这一层面。
其次,进入参与式预算的项目有限。目前我国的参与式预算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先有资金后设计项目,换言之,不管公民参不参与,这部分资金肯定是要花的。并且,公民仅能正向参与有价值、有意义的项目的预算,却不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