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4级教育硕士徐先德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本课件是参与式语文教学设计。二、本课件教材出处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北师大版)。教案作者:徐先德(2004级教育硕士)设计时间:二〇〇五年九月一日百草园徐先德三味书屋A、教学目标:1、认识童年时的鲁迅。那是一个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的少儿。2、认识成年时的鲁迅。那是一个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有着淡淡哀愁,追忆童年生活时有着惆怅失落感的中年人。3、认识反思中的鲁迅。体会“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B、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依时空顺序有层次的写景方法;2、学习文章叙事感情色彩的描摹;3、学习文章写人的技巧。C、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一、准备阶段,师生合作师生通过网络、书刊、影视、图片等途径搜集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二、情景创设,共享资源为什么说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因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